北京开放大学文字供图、编译
12月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2012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评结果报告》,其中数学和科学排名引发世界各国的关切和热议,特别是美国教育部部长邓肯忧虑地称“美国呈现出教育停滞”。数学和科学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近日,《应用新技术改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学展望报告(2013-2018)》(以下简称《2013技术展望》)正式发布,旨在展望今后5年新技术对科技教育的教与学方式将产生的影响与挑战。为此,本报特邀新媒体联盟合作伙伴——北京开放大学进行解读,以期帮助国内教育界及时了解国际社会应用新技术开展科技教育的发展趋势。 ——编者
■北京开放大学地平线项目组
近期发展阶段(12个月内),学习分析、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将盛行;
中期发展阶段(2到3年内),3D打印技术、游戏与游戏化、沉浸式学习环境和可穿戴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远期发展阶段(4到5年内),柔性显示、物联网、机器学习、虚拟助手将闪亮登场。
科技教育涵盖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STEM),而“开展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综合教育”,最早出于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在1986年发布的《大学本科阶段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建议中。于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便由此发端。之后,各个国家相继启动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计划。美国新媒体联盟从2012年起每年定期发布科技教育技术展望,其中《2013技术展望》由美国新媒体联盟、西班牙远程高等教育中心、西班牙远距离大学电气工程系、美国电子工程师教育社会研究所合作完成。报告全面介绍了未来5年哪些技术可以用来改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探究新技术对教学、学习以及创新的影响和挑战。
驱动因素:科普项目为在校学生和成人提供更多科技教育机会
《2013技术展望》所呈现的12类新技术,都注重回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了深入理解新技术在科技等领域的教学应用,专家咨询委员会围绕大量备选技术在教学、学习以及创造性探究等方面所具有的积极影响及其关键要素进行了排序。报告指出:
各种科普项目为在校学生和成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接受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机会。学校教育与现实情境中的体验式学习,将成为开展全民科学的可行途径。基于网络学习的全民科学教育实践探索近年来不断涌现,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如“在线自然科学家”、“北方旅行家”、野生动物观察和日本奈尔大学鸟类学实验室项目。其中,学习者深入现场参与收集真实观察数据并做出分析。
如今信息化发展已经进入大众生活,高等学校必须考虑每个人对信息世界的独特价值。在信息世界中,人们基于信息交流的意义建构以及评价信息可靠性的能力将日益重要。当现代大学于14世纪问世之初,其主要任务是辅导和帮助学生适应他们所生存的世界。如今,这个任务又重新占据了首要位置。
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使用个人技术工具开展学习,利用特定设备开展学习已经变得非常个人化。例如,仅凭一个人选择使用苹果手机(iPhone)或安卓手机(Android)就可以反映出其个性特点。借助各种工具做演讲或展示其学习与研究成果,会让人感到赏心悦目。从个人层面上说,人们应用工具的技能将会越来越熟练和有效。随着手持通讯技术设备的大规模生产,其价格优势也日益凸显,于是学生在其个人生活中应用先进设备就变得更容易。
当今社会,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繁忙。学习者必须平衡好家庭、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社会流动性也越来越大,他们不得不面对协调多项事务的挑战。人们需要轻松、及时地访问网络上的信息,同时还需要及时获取支持性的工具、信息资源以及最新的分析和评论。这些需求以及越来越必要的社交媒体和网络,提高了大家的学习预期。在现代社会中,非正式学习的机会充足而多元,大大拓展了先前的教学概念,例如“即时学习”或“发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