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者:瞿振元
瞿振元,1946年3月生于江苏省启东市。1964年9月入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学习;1970年3月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2月至1980年4月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学校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84年起,历任清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部长,研究生处副处长、院长助理,党委宣传部部长等职。1986至198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进修经济理论。1993年12月至1995年1月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2月调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任代司长、司长。1998年8月至2002年4月任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2002年4月起任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亲历者口述纪实》)
点睛语录
其实扩招起了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上大学起了延缓就业的作用,推迟了四年时间,以就学替代就业。大学也是就业的蓄水池。第二,上大学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把人口包袱转变为人力资源,高等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瞿振元
从整个高等教育出口的角度来说,扩招既保证了优质生,又多培养了几百万的大学生,即使这部分人稍差一点,那也是做了巨大贡献。此外,还存在质量观的问题。现在学校的类型、层次很丰富,不能拿原来精英的标准来简单衡量,如职业技术型的学校和学术型的学校,标准就不一样。
…………………………瞿振元
在这个胜利的基础上,2001年在全国全面推开。我就觉得无论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现代化的意义上,还是从信息公开的意义上,保证公平的意义上,网络录取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是技术手段的进步推动了招生工作的进步。
…………………………瞿振元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把招生和就业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对待,当时提出的指导思想是“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在这一思想下,从就业状况回过头来看招生是否适合,看教学内容是否适合社会需要。因为学校教的内容对不对,课程的组织行不行,都要以就业是否满足社会需要来衡量。
…………………………瞿振元
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其实是一个静悄悄的革命。从包分配、包当干部这样一种传统体制,到今天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但对政府来说,我认为历来对这件事情都很重视。这个改革过程还是很漫长的,改变观念很难。过去在国有企业和私人单位有很大区别的。上大学是国家投资,毕业后去国有单位那是自家人,去民营单位就是“国有资源流失”。因此,如果民营企业要大学毕业生,还要交一部分培养费。现在,这种情况就改变了。
…………………………瞿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