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升学考试受户籍限制的现实路径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我们一家在江苏常熟生活了20年,孩子正念高二,临近高考了,可户口还在老家浙江仙居,该怎么办?”网友“过眼云烟”在“两会”QQ群里说,“请帮我问问两会代表、委员们,我的孩子一定要回老家高考吗?”“过眼云烟”遇到的问题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正困扰着无数学子和家长。在今年的两会上,这也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不少代表、委员为解决这一问题支招。(扬子晚报2010年3月11日)
上月底公布的教改《规划纲要》,曾明确提到,“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这让人们看到升学考试不受户籍限制的希望,但是究竟是怎样的办法,究竟在何时能实施这样的办法,《规划纲要》没有给出答案。
从目前各方抛出的解决方案看,都貌似可行,却又在现实中不可行。据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俞学文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就曾提交关注“高考候鸟”,建议学籍和户籍脱钩,今年他进一步指出,放开高考的户籍限制是个双刃剑,放开将对当地户籍的考生有所冲击。其实,不用他进一步指出,大家都知道放开户籍限制,在当前是不可能的,由于各地的录取几率相差实在太大,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升学机会高的地区的老百姓。最多能尝试的就是从“学籍+户籍证”放松为“学籍+居住证”报考方式。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主张就地考试、转移名额。这种方式我也曾经想过,但操作起来十分复杂——如果就地考试,而按考生户籍所在地的录取比例进行录取,最合适的方式是把这些学生的成绩折合为户籍所在地高考成绩,参加户籍所在地统一录取(否则,一所高校在一个地区的录取将依据考生户籍不同单独录取,出现不同户籍所在地考生的不同录取分数线),这种方式可以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在城市读书,城市考试,但是,考虑到各地的教材差异、教育质量差异,这还不如考生回到当地考试。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就是解决了当地考试问题,但不同户籍考生不公平的录取机会问题并没有涉及,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同一个班的同学,同样在北京读书,北京考试,最终录取的结果可能是班级里排名10名的被北京的重点大学录取了,而排名前五的却可能难进当地的一本线。北京和上海等地的高考一本率已达20%(1000个考生有200个上一本),而河南的高考一本率只有3%(1000个考生中有30个上一本)!
至于专家们提到的要从根本完全打破现在的高考户籍限制,其前提就是国家应该把农村、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做好,没有“教育移民”了,一些大城市也不用担心教育资源被挤占了。这个建议很对,可实现这个建议,不知要到猴年马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