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一位河南大学生通过网络借贷欠下60多万元巨额赌债,最终因无力偿还而跳楼自杀;6月,一位女大学生因网贷逾期未还,遭遇“裸持”(手持身份证的裸照)要挟……“校园网贷”迅速走红,为大学生提供了资金便利,也带来新的风险和隐患,网贷平台门槛低、利息高、风控不严,大学生消费不理性、信用意识淡薄,校园金融市场混乱、法律缺失等问题不时浮出水面。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大学生网贷需求旺
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有多强?不妨先看一组数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规模达到3700万。另有数据显示,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预计未来还将保持每年4%至5%的同比增长率。
对“90后”一代的大学生而言,“花明天钱、圆今天梦”的超前消费观念不再是件新鲜事。对新产品的好奇、对时尚的追逐,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但面对高价产品,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又往往囊中羞涩。矛盾即市场,贷款因此走进大学生群体。
“大家都用苹果手机,我也想换一个,但又不想向家里要钱,所以就在网购平台上使用分期付款了。我选择了分12个月的方式,每个月只要付400多元。虽然有一些利息和手续费,但还是可以支付得起,比一次性买,负担要小得多。”武汉体育学院学生小王说:“如今采用网络贷款方式的同学很多,一般都是买大件,像电脑相机之类,有些女生会贷款买名牌包或者化妆品什么的。”
小王说:“我算是比较保守的,只在比较靠谱的平台上用分期方式买东西。据我所知,同学里也有选择P2P(个人对个人、点对点的网络借贷,是目前互联网金融产品中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贷款的。”
《2015年大学生分期消费调查报告》显示,面对达到一定金额的消费产品,在具备可分期消费选择的前提下,61%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分期付款,其中56.8%的大学生会选择分期网站。这样的“大蛋糕”势必引来各种借贷、分期付款平台的你争我夺。
而早在校园网贷平台之前,传统银行曾提供过校园信用卡业务。但因坏账率过高,2009年,银监会下发通知,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银行信用卡的退出,为网贷产品的出现腾出了空间。
大学生网贷,看上去很美
实则问题多多
大学食堂、宿舍门口,“预支5万额度+5分钟到账+月利率0.99%”,校园贷小广告随处可见;以“大学生网贷平台”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无抵押、手续快、门槛低、额度高、轻松还”的承诺让人眼花缭乱;在某论坛,“我已成功借到钱”之类的帖子层出不穷……诚然,网络借贷平台兴起是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产物,但平台一多,乱象也随之而生:降低贷款门槛、隐瞒资费标准、诱导过度消费,甚至只要一张身份证、一本学生证、一个电话号码,就能在线办理数万元的信用贷款。
“在校园网贷服务中,除去贷款本身,学生一般还需要支付两方面的费用,一是贷款利息,二是服务费、手续费、交易费等其他费用。而那些打着‘利率低至每月0.99%’幌子的平台,一定会用其他的方式,变相增高利率,把钱赚回来。”徽商银行小微贷款客户经理汤玉洁分析道。据调查,P2P学生网贷平台年化借款利率约在10%至25%之间,分期付款购物平台产品的年化利率在20%以上。在法律上,高利贷的界定是年利率超过24%,而现在个别校园网贷已经突破了这个数字,如之前爆出的“裸条借贷”事件中,贷款周利率就高达30%。
目前,校园网贷平台未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统,同一借款人的借款信息也没有实现数据上的共享,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可以在不同平台同时进行多次贷款。部分学生在还不起贷款的情况下,可能会借钱还贷,这种“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往往让资金窟窿越来越大,也会给个人信用带来“黑记录”。
“我班上有个学生就是这样,一个平台的钱还不上,又去另一个平台借,还妄想通过赌博赚回来,结果欠债越滚越多,4个月欠了8万块。”衢州学院机械班班主任张勇说:“更可怕的是,由于审核不严,他当时填写了很多同学的信息做担保。如今,这些同学常接到催款电话不说,更会面临信用记录被抹黑及追债等一系列问题。”
乱象怎么治?
需各方共同努力
“目前,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还处在无监管的状态,针对网络贷款也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经济法研究所所长李东方说:“今年4月,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未经学校批准在校园内宣传推广信贷业务的不良网络借贷平台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置。但该文件属于部门规范性文件,缺少实施细则和责任追究机制。”
“所以,加强相关部门对网络借贷平台业务的监管十分必要。应严格管控校园网贷的业务开展,提高准入门槛,把控资金流向和渠道,确保资金合理利用;应要求借贷平台对大学生的借款资格进行较为严格的审核,审核不实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应限制大学生网络贷款的最高利率。”李东方说。
但是,校园网贷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单纯归结于对网贷平台的监管不力。毕竟,绝大多数贷款学生都已年满18岁,按照法律,他们拥有完全的民事责任能力,有享用信用贷款等金融服务的权利。
对此,全国学联权益维护与自律工作委员会发出倡议:“树立理性消费观点,切勿盲目攀比。在生活上要不羡慕、不嫉妒、不攀比、不盲从,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减少情绪化消费、跟风消费,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该尽量选择助学贷款或者励志奖学金等政府或者校园提供的帮助。不得不通过校园贷平台借款的学生,也一定要擦亮眼睛,详细了解利率、逾期后果等信息,制定合理还款计划,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李东方说。
此外,学校也要加强大学生的金融知识教育。《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显示,逾八成大学生没听说过或不了解个人征信报告;超三成的大学生不知道个人信用报告里的逾期记录,会影响未来的金融生活;在有贷款经历的大学生中,四成大学生有过逾期还款经历。北京科技大学辅导员刘冰认为:“当代社会,贷款类金融产品很常见,学生进入社会后也会接触。所以,对待网络借贷,不应该是拒之门外,而应该是加强理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