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力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强化教学质量管理
通过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和质量观,初步构建起了学分制体系下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加强学校内部自我约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制定了《安徽理工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运行条例(试行)》,修订了《安徽理工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为教学质量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严格落实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坚持实行督导制度,积极支持督导员对教学各个环节开展工作和检查。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成立了校、院(部)两级学生教学信息中心,吸收学生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和制度建设,沟通了师生教学交流渠道。在继续实行各级领导及教学管理干部听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较完善的校、院(部)两级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每学期中期教学专项检查与平时常规检查、学生对教师教学网上测评与教师评学、各教学单位自评与学校年度考评相结合等手段,对教学工作的各主要环节的质量进行系统、有效的动态监控和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二、创新学分制和主辅修制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结合国家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和全面实施学分制的需要,根据学校“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 以科学的教育观念为指导,主动适应当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制订了《安徽理工大学本科各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意见》,组织了校内专家对全校48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集中审定,在充分吸收专家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适应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体现了强化基础与学科交叉、淡化专业与重视办学特色相结合,注重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实施因材施教创造条件等为基本原则;提出了四大“平台”、九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将选修课的比例提到了20%以上;构建了多规格的培养定位和有利于双学位、主辅修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
三、科学规划,深挖教学资源潜力,确保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近年来学校在校生规模逐年增加,教学设施的使用已达极限,部分高年级的教学活动由于没有足够的教学场所已无法安排。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安徽理工大学科学规划,深挖教学资源潜力,改变原有的教学日程安排和作息制度,对各类教学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调度,不断挖掘潜力,处处精打细算,确保了教学运行平稳有序。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将原来的每节课50分钟改为每节课45分钟;(2)将教学安排节数由原来的每天8节课增加到了每天13节课,加大了现有教学资源使用的时间长度;(3)将13节课调整为2、3、3、2、3五个不同节数的时间段,每周节约教室大致80余个;(4)在安排教学任务的初始,就科学测算和归类整理,对涉及面较广的基础课程,进行统筹安排;(5)对600多个班级的共1978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进行了人工手动排课,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四、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蔚然成风
安徽理工大学努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注重教学实践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几年,学校在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活动中取得骄人成绩。在2010年第17届国际机器人灭火大赛中,我校代表队荣获灭火项目比赛冠军和2010国际机器人搜救比赛”第二名,表现出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良好的素质和科技创新实力;《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建筑设计新探》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二等奖;“燃煤电厂输灰管道除垢机器人”和“卫生间免动冲水器”两件作品,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上获得二等奖。”几年来,学校在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多项重要赛事中摘金夺银。据不完全统计,获得国家级奖励50多项,省级奖励240多项。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培养了高质量的学生,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