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中外交流 > 海外概况
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俄裔学者 令俄亦喜亦忧
2010-10-12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安德烈·海姆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位俄裔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开发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诺奖授予两位俄裔科学家的消息在俄罗斯引起热议,人们无法掩饰既高兴又遗憾的复杂心情。

  安德烈·海姆1958年生于俄罗斯索契,现年51岁,拥有荷兰国籍,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年仅36岁,拥有英国和俄罗斯双重国籍,两人都在俄罗斯出生和长大。诺沃肖洛夫是1973年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得者。二人均毕业于莫斯科理工大学,还曾经是师生关系。

  二人获奖后,莫斯科理工大学立刻翻阅学校档案,查阅两位令学校骄傲的学子的材料。海姆1976年至1982年在理工大学一般与应用物理系学习,后在苏联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获得副博士学位。据该校校长介绍,海姆曾是“落榜生”,首次高考落选后曾在工厂工作一年,但他以顽强的毅力继续学习,第二年考上了理工大。毅力顽强正是海姆最重要的素质。获得诺贝尔奖后,其妻子对采访的记者介绍说,他只要没闭上眼睛,就在想工作和研究中的问题。海姆还曾在2000年获得“另类诺贝尔奖”或“搞笑诺贝尔奖”。搞笑诺贝尔奖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主办方为《科学幽默杂志》,评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其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成果。颁奖仪式每年十月,在诺贝尔奖颁奖前一至两周举行,地点为哈佛大学。海姆是利用磁性物质使青蛙悬浮而获得该奖项的。可见,就连科学家开的玩笑也具有科学性。

  诺沃肖洛夫1974年出生在乌拉尔地区的下拉基尔市,天资聪颖。据他的大学老师介绍,康斯坦丁在校期间经常缺课,但是他每次都能非常出色地完成作业。他做事专一,持之以恒。在获得诺贝尔奖后,他表示“很震惊”,称自己并没有期待这个奖项。在理工大学两位骄子的档案里,关于他们的评价都是“非常优秀”。理工大学为他们骄傲,也感到遗憾,因为他们的发明毕竟是在国外完成的。

  海姆和诺沃肖洛夫的发明或发现具有革命性意义,科学界对他们的发现给予极高的评价。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说,制备出石墨烯材料向世界展示了量子物理学的奇妙,“有关成果不仅带来一场电子材料革命,而且还将极大促进汽车、飞机和航天工业的发展”。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诺奖颁布的当天,批评俄政府没有向年轻学者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失。俄罗斯舆论在盛赞本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实力的同时,也批评政府在扶持教育和保护人才方面工作不得力。舆论称,此次“诺贝尔”与俄罗斯擦肩而过。多年来,俄科学家一再批评政府对科学事业不够重视。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已故俄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去年曾批评俄学术界存在官僚主义和资金使用不当等现象。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著名科学家阿尔费罗夫在获奖后,向总统呼吁支持祖国的科学事业。

  的确,苏联时期形成的教育模式培养科研人员拥有扎实的理论水平和实验能力,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和现代化设备,科研人员的工作和居住环境不佳,近些年有大批人才离开祖国,投奔西方。此次诺贝尔奖与俄罗斯擦肩而过的苦涩滋味,将促使俄罗斯关注科学事业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是怎样炼成的
·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真正一流的工作往往没有在顶级刊物上发表
·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关于诺贝尔化学奖评选提名与审定过程
·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已经公布---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提名与审定过程
·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关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诺奖风向标:2023拉斯克奖揭晓
· 官宣:诺奖2023年每项奖金增加100万!颁奖时间公布!
· 2023年诺贝尔奖揭晓时间来了
· 中国医学界的“诺贝尔奖”!第十届树兰医学奖被提名人名单公布
· 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