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考淘汰率高,是学生压力最大的一次考试,往往决定着个人的前途。图为印度学生在参加今年的高考。
印度目前是世界上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并已经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然而,由于受基础设施落后、财政投入不足、教育公平难以保障等诸多因素影响,印度大学整体竞争力呈现出相反的发展势头。印度媒体近日一篇报道不无担忧地说,大学的衰落正在影响印度的年轻人和这个国家。
隐患——高等教育膨胀式发展
据报道,印度旁遮普邦学校教育委员会今年6月为大学四年级学生期末考试“开绿灯”,以各种名义为学生加分,帮助一万多名学生通过期末考试。而这只是印度高等教育弊端的一个侧面。随着私立高等教育和邦立大学膨胀式发展,由于基础设施欠缺,教育质量跟不上,且存在高等教育治理结构和理念落后等问题,许多大学的办学水平出现滑坡。
印度人力资源部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印度公立大学缺乏高质量师资,一些学校教师缺勤情况严重。大学生辍学率高。每年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没有掌握基本就业技能就进入就业市场。学生能力弱,企业或雇主很难聘用到合适的人才。
印度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发展很快,但课程设置上并不十分吻合社会需求。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研究学院教授奇诺伊表示,目前印度近60%的大学生都在私立大学就读,其中许多学校滥用宽松的监管政策,随意开设学位课程。
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校长库玛告诉记者,2005年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开始发布世界一流大学排名,至今印度尚未有一所大学进入前100名行列。在2016年的排名中,只有印度理工德里分校和印度科学院班加罗尔大学进入前200名,但排名非常靠后。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2016—2017年排名中,印度大学没有进入前200名的。
影响——国际竞争力受到制约
印度的人才流失十分严重,这与印度高等教育缺乏吸引力不无关系。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所属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最新报告,印度是世界上科学家和工程师持续出国移民人数最高的国家,出生在亚洲而后在美国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296万人当中有95万人来自印度,这个数字在十年间增长了85%。印度人才流失不仅体现在科学家和工程师身上,还涉及其他许多领域,拥有高学历的印度人移民倾向更明显。
根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研究,2015年赴印度国际留学生只有42420人。此间媒体认为,今日的印度高等教育,难以支撑聚集国际人才、助力印度快速发展的战略目标。
高等教育走下坡路大大影响了印度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印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文娟对记者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康奈尔大学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印度排到66位。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印度排39名。
奇诺伊告诉记者,高等教育质量下滑对印度的大国雄心构成了威胁。65%的印度人口都在35岁以下,庞大的适龄学生群体和优质公共教育资源的欠缺形成制约印度发展的一对重要矛盾。
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造成印度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金德尔全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能力建设研究所研究员斯里瓦斯塔瓦表示,近些年印度政府对教育的总支出在减少。相比2014—2015财年,2015—2016财年印度教育总支出下降了近20%。同期印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在减少。2013—2014财年公布的高等教育预算为200亿卢比(约合20亿元人民币),但年中预算削减了17.24%。2015—2016财年高等教育预算持续下降。
其次,官僚机构庞杂,大学管理政出多门。人力资源部下设高教司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但高等教育改造与振兴委员会则提出很多教育改革建议,国家知识委员会希望建立一个独立的高等教育监管机构。然而,这些委员会的建议最终大部分都被搁浅。在地方(邦)层面官僚机构甚至更为复杂。
印度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不平等、性别之间不平等和区域之间的不平等。斯里瓦斯塔瓦认为,一些能提供优质教学的私立大学学费高昂,只有少数人能就读。教育不公平不利于培养人才,也导致了印度高等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下滑。
莫迪政府上台以来提出了建设20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分析认为,为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完善地方(邦)的高等教育体系,增加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其次,完善地方(邦)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地方(邦)高等教育委员会来规划和协调本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第三,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高校的科研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