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在大理举行的云南省民族中小学校长论坛上了解到,云南中小学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与全省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基本持平,具有云南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
近些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采取了若干扶贫助困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就学和改善办学条件,仅省财政每年就增加720万元,解决半寄宿制学生的寄宿生活补助问题,5年来,累计享受补助的半寄宿制学生总数达到216万人次,补助金额近2.6亿元。另外,从2000年开始,省政府就拨出专款,对边境地区实行“三免费”教育,2003年扩大到边境一线乡(镇)和7个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云南特有民族及藏族地区的小学和初中学生,“三免费”年投入资金达7263万元,使40.8万名小学和初中学生受益,基本解决了民族地区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问题。
在国家和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的同时,各地也千方百计用各种办法留住学生。许多中小学校都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根据当地实际开展种植养殖业,解决民族贫困学生生活困难问题。信仰宗教的民族地区与当地宗教界合作,巩固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入学率。
民族团结教育在民族地区显得尤为重要。大理州在全州范围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进行党的民族观、宗教观以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西双版纳州的一些学校则采取不同民族混合编班的方法,加强各民族学生间的团结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