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学生干部拿工资 是喜还是忧?
2001-10-27    

字体大小:

    10月26日消息:据报道,河南少年先锋学校的小学生们公开竞选学生会主席、学习部部长等学生干部职位。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新当选的学生干部是享受“带薪”政策的。报道说,只要他们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干实事,根据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每月“工资”在5元至45元不等,费用由学校开支。干得越好,拿得越多,干得不好,工资少并且可能面临“引咎辞职”的压力。按照校方的看法,给予学生干部工资主要是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因为“钱是人赖以生活的物质符号,但我们的教育似乎有些‘谈钱色变’,让孩子亲身体会赚钱的滋味,有助于他们把钱的概念与父母劳动联系起来。”那么,小学的学生干部开始挣“工资”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日前,中国青年报的一次沙龙对此进行了一番讨论。

  ●李东(教师):作为一个教师,我不大同意这种做法。首先,我们看到,带薪的学生干部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正是属于家长呵护的未成年阶段,如果在家庭中,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这在国外并不鲜见。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就完全不同了,它具有鲜明的公共特征。我不知道倡导给学生“工资”的老师,在学校的财务开支上列的是什么名目,如果真是“工资”的话,显然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孩子的世界是单纯而美好的,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忘记童年的快乐。而让正值幼年的孩子,整天在老师、同学面前为“工资”大伤脑筋,对其心理是有负面影响的。如果这是一个大学的勤工俭学举措,我会举双手赞成。

  ●关昀(职员):我们注意到,这个学校让学生干部带薪,有一个考虑是“城市孩子经常大肆挥霍父母辛勤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毫不体会父母赚钱的艰辛”,校方似乎有意让孩子通过亲身体会,认识到“赚钱的艰辛”。应该说,初衷是好的。让小学生中的“干部”拿工资多少带有一点游戏色彩,5元至45元,跟城市孩子的零花钱差不多,无法用真正的“工资标准”来衡量,所以,我更愿意把这些看成是校方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模拟实验”。现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各种新做法、新经验层出不穷。让孩子带薪从事学生干部工作,应该是一种社会可以允许的教育创新实验,成功了,给更多学校和孩子以启迪,不成功,纠正过来就是了。我们不妨看看这一实验的最终效果。即使失败了,也对我们有警示作用。

  ●滕云(媒体从业人员):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能否付得起这种教育实验的“成本”,让孩子在赚钱中体会童年的快乐,让孩子过早地知道“赚钱”的艰辛,是否过于残忍。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是,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物质生活的丰富,给眼下的孩子们带来了以前几代人都无法企及的优越生活条件。对此,我们应该正视,而不能过多指责孩子挥霍物质财富,不懂得生活艰辛。事实上,有些艰辛是成年之后才可以承担的,而不是孩提时代就应该对此负责。现在,工资普遍高了,生活逐渐改善了,但许多年轻家长显得并不快乐,因为压力大了。我们没有必要让孩子背上这种压力。当然,面对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我是赞成的,但不赞成这种有些“童工”嫌疑样式的实验。我们现在提倡给孩子“减负”,但不能以创新的名义让他们背上“辛苦赚钱”的心理负担。让童年的天空更纯净一些不好吗?

  ●梁秋冬(演员):孩子受学校教育和成长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今天不经意的某个实验,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世界观,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事实上,眼下的创新教育,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孩子正确认识社会、锻炼社会实践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如果“工资”让孩子们锻炼了应付未来社会竞争的本领,培养出他们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且,使孩子们有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意识,那么,这种实验就要坚持下去,不管社会对此是否认可。因为,孩子们未来的梦想与成功才是更重要的。当然,实验中,也要注意发现是否有负面效果,并及时予以纠正。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小学学生干部该不该拿“工资”?
· 河南小学生干部领到第一份"工资"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