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扶贫电脑”捐助贫困小学 教委领导竟然“抢”去办公
2002-01-12    

字体大小:

    合肥1月12日电(记者周剑虹)安徽省六安市叶集试验区彭洲村是远近出了名的穷村,这里的孩子几乎都不知道电脑为何物。两年前,彭洲小学数百名师生终于盼来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捐助的十几台电脑。然而,还没等师生们亲手摸一摸这些“稀罕物”,“扶贫电脑”就被叶集区文化教育局强行拉走,给局长和各科室办公用了,而且一用就是两年多时间。

  彭洲小学校长叶言华告诉记者,1999年6月下旬,霍邱县教委“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办公室有关人员和山东烟台教育教学设备厂工作人员专程前来为学校安装了11台电脑、一台网络机和一台打印机,并将其性能调试到适合教学的最佳状态。学校还专门派一名年青教师到霍邱县进行电脑知识培训,准备下学期开设电脑课。学生们奔走相告,兴奋不已,电脑室窗外每天都挤满了来看电脑的学生。然而,这批专门用来辅助教学的电脑在彭洲小学仅存放了一个多月时间,区文教局派人来到彭洲小学,以学校欠债为由将电脑全部拉走,而这时学校派到县里学习电脑的老师还没有回来。文教局直接把电脑和打印机拉到单位办公室,供局长、副局长以及计财、人事、招生办等科室工作人员办公使用。彭洲小学师生面对空荡荡的电脑室,欲哭无泪。

  后来,彭洲小学全校师生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此事,呼吁将电脑物归原主。直到2001年12月下旬,叶集区文教局才将使用了两年多时间、已经毁环了两部的旧电脑归还给学校。电脑重新回到了学校,但师生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记者日前来到彭洲小学,看到了这批已经破旧不堪的电脑。一位懂计算机知识的老师告诉记者,这些电脑的组件已做过更改,以前安装的教学软件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对学校来说毫无用处的办公软件。现在,电脑虽然回来了,老师们却一筹莫展,电脑课一时也开不起来,孩子们则远远地望着电脑,心里痒痒的,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上机操作一下。

  据安徽省教育厅负责人介绍,“义务教育工程”是国家扶持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大举措,“义教工程”资金和设备只能用于学校的建设和教学,绝不允许挪作他用。叶集区文教局作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明知电脑是“义教工程”设备的情况下,不顾全校师生的反对,跟贫困乡村的孩子们“争抢”电脑,据为已有,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当记者问及当初“抢”电脑的动因时,叶集区文教局局长李立芳解释说,是因为彭洲小学欠了文教局的钱。他说,义教工程立项前后,彭洲小学超额使用了文教局统管其他学校的杂费5万多元,彭洲小学无力还钱,文教局只好将作价6万元左右的“义教工程”电脑搬走“抵债”。

  彭洲小学校长叶言华却否认学校欠这笔账,相反,他认为教育部门还欠学校的钱。叶言华告诉记者,彭洲小学“义教工程项目”资金(包括中央拨款和地方政府配套)

  共计23万元并没有全部落实到学校,把电脑算进去,学校总共才拿到15万余元,其余资金去向不明。叶言华说,其中仅1998年,他分三次从教育部门领的“义教工程”拨款就比收据上所写的100714元少了8700元。

  后来他打听到是被教委作为活动经费花掉了。

  叶言华说,彭洲小学地处偏远的贫困地区,学校本来就很困难,好不容易有了“义教工程”的扶持,但资金却不能落实到位,连捐助的“扶贫电脑”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呢?叶言华代表全校师生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义教工程”的监管力度,给贫困地区的老师和孩子一个交待。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普及面广但使用率低 中小学电脑一半儿闲着
· 电脑模拟逆向破解 让核心技术应用大型工程
· 面向全球发展中地区的免费电脑发布
· 日本青少年电脑使用率达80%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