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广东省高考非典防治实施办法》出台
2003-05-16    记者 薛冰 通讯员 廖翊华

字体大小:

    记者近日从省教育厅获悉,广东省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期间非典型肺炎防治实施办法》于昨日出台。《办法》规定,已被医院确诊非典和非典疑似病人现仍在治疗中的考生,不得参加高考。在高考前14天,有关部门要开始对所有考生进行健康摸底,每日记录登记。各考场设1个备考室。考场周边住宿地要封闭管理。

    非典考生不得参加高考

    按照规定,有关部门要严格实行考生考前的健康检查登记制度。全省各地自5月23日起,开始对所有考生进行健康摸查,每日记录登记。主要摸查考生有无与非典病人接触史,考生家庭成员中有无确诊或疑似非典病人,以及考生最近有无出现38℃以上发热现象。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尽量劝考生弃考;对于坚持要求参加考试的考生,应安排在隔离考试室考试,并安排专人专车接送,避免与其他考生接触。对在隔离试室考试的考生答题卡必须单独用密封袋封装,由当地招办用专车送省考试中心。对于已被医院确诊非典和非典疑似病人现仍在治疗中的考生,不得参加高考。从6月1日开始,各地招考部门每天17:00以前向省考试中心高考值班室(020-37628694、37627920)报告考生或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实行“零报告”制度,不得瞒报、漏报或缓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瞒报、漏报、缓报,更不准不报。凡在招生非典防控工作中措施不得力,落实不到位、玩忽职守的人员,将严肃查处并将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考场配备足够洗手液

    在试卷印制、运输、保密措施上,对入围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一律严格进行身体检查,确保人员身体健康;彻底做好制卷场所的清洁和消毒,保持工作和住房的空气流通;运卷的车辆须进行消毒。

    考场、试室应选择通风、卫生条件好的中学及教室。高考期间,所有与高考工作无关的人员一律不得在考场内滞留。考试期间,考场设置临时医疗观察站,配备专职防疫人员,设置足够的洗手设备和洗手液。

    考场周边住宿地封闭管理

    针对高考期间,考生相对集中在指定地住宿和就餐的现象,要求各住宿地在6月3日始须认真进行卫生检查和彻底消毒,并实行封闭管理,凭证(准考证、巡视证、工作人员证等)出入,无关人员一律不准出入上述场所。同时在考生住宿期间每天消毒,保证房间通风。

    所有考生和工作人员都应准备符合要求的口罩,允许考生戴口罩参加考试,但在进考室和监考员检查、核对准考证及相片时必须取下口罩。

    评卷计算机每天消毒

    在评卷措施上,评卷场须增加所在地卫生部门和疾病控制机构人员参加。评卷场留出一定数量的备用房间,用于可疑非典症状的评卷老师和工作人员隔离和防治。有可疑非典症状或与非典病人有接触的人员一律不得参加阅卷工作。

    阅卷时要开启门窗,保持通风,尽量不使用空调。每天对评卷用计算机进行消毒一次,并定期对评卷场所进行消毒。

    高校录取人员集中食宿

    今年录取工作全面实行远程网上录取方式。省录取现场非特殊情况不安排、不接待院校联络人员,同时严格控制各高校抽调工作人员。限定各市招办只派招办主任进驻录取现场,其他人员由在本地办公室值班,负责下载所在市考生的录取信息,通过电话和传真解答和处理录取过程中本市考生的电子档案中存在的问题。录取场实行封闭管理,所有录取人员在进行健康登记后凭录取工作证进出。录取场所在录取前实行全面的卫生检验和消毒。对录取工作人员采取实行集中食宿。

    录取期间不现场接待上访考生。考生可通过当地招办或录取现场咨询电话,查询了解有关情况,反映问题。接待上访考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专家透露2003年高考命题7大趋势
· 今年高考哪些考生可享受加分政策
· “荣誉=加分”的背后
· 消除考生与“3+X”的距离
· 沪周末举行英语高考口试
· 瞿振元:高考分数线为何难统一?
· 高考报名昨天开始 复读生直指清华北大
· 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自白:90秒内定生死
· 教育部:本科未被录取可再参加专科考试
· 清华77级:20年后看孩子高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