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25日说,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已率先完成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今年首次高考接受了社会检验,实现高中新课程与高考改革的平稳过渡。
据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已有16个省区进行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验。其中既有东部地区,也有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学习高中新课程的有983万人,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39%左右。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4省区有123万高中毕业生参加了新课程改革后的首次高考。
王旭明指出,高中课改是否成功很重要的指标是要和高考衔接。今年高考从4个率先完成新课改实验的省区来看,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有机配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避免偏科,比如海南省就把基础会考的10%记入高考成绩,广东省强化了学科基础考试;二是适应高中课程改革方案选修课的安排,增加了选考的内容,比如海南和宁夏的高考试卷,安排了15%左右的选考内容,广东和山东安排了30%的选考内容,这对引导学校重视选修课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学生的重要数据。
他强调,4省区的高考课程改革实验的积极作用在今年高考中得到初步印证。海南学习新课程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宁夏回族自治区高考达到一本线的学生比例比往年提高26%,二本线提高了18%,实现了考区学生考取清华大学零的突破,这都说明实行新课改的省区的高考有一个比较平稳的过渡。
据了解,江苏、天津、福建、浙江、辽宁、安徽这6个省市的高中实验课程正在全面展开,进展顺利。今年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北京、吉林、黑龙江、湖南、陕西五省市筹备工作也基本就绪。上海作为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课程改革实验区,结合本市特点,将高中课程划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王旭明坦言,我国的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进行的高中课程改革如同过去进行的若干次课程改革一样,总会有不尽如人意和不完善的地方。但相对于改革前的课程,改革后的课程已表现出很多优势,特别是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独立精神的养成,比如在促进学生阅读的广博、知识的丰富等方面。
针对新课程改革是否会造成学生新负担的问题,王旭明表示“无论课程怎么改革,学习永远是艰苦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