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非京籍学生可办借读 家长期望入学政策放宽
2008-04-29  新华网  

字体大小:

  当下,在北京工作居住的外地人口数量庞大。没有北京市户口,这类人群的子女到了入学年龄能否在北京享受到义务教育呢?如果想在京入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经历哪些程序呢?记者向教委和多所学校了解了相关情况。

北京市教委:原则上所有公立学校都应接收借读生

  2007年北京市教委正式公布初中入学政策,确定了10种入学方式。

  北京市教委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市教委的政策来看,原则上所有公立学校都应接收借读生。“但具体每个学校怎么操作,各个区县教委可能有不同的政策规定。”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教委对非京籍学生在北京的借读问题有着如下规定:申请入本市(北京市,下同)中小学校借读的外省市学生,一般应由其家长(监护人)持学生常住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该生在当地没有监护就学条件的证明材料(学生在常住户口所在地有学籍的,还应持学籍所在学校开具的同意外出借读的证明)和其家长(监护人)在京居住或暂住证明等,向学生暂住地区管片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同意,即可入校作为借读生。

  其中,申请在京中小学借读接受义务教育的,按照《北京市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京政办发[2002]19号)和《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的通知》(京教基[2002]31号)执行。有关办理程序主要是由其父母持申请借读者户籍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出具的该儿童、少年及其父母的户籍证明、其父母的身份证、在本市的暂住证和外来人员就业证等有关证明,向暂住地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再持其为学生开具的“在京就读批准书”,到暂住地管片学校申请借读。学校按照区县规定的办法安排学生。

  此外,市教委对以下几种情况的借读生有优惠政策:原北京知青子女持区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开具的原北京下乡青年子女身份证明;随军家属中的适龄儿童、少年持部队师(旅)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证明;在京工作的博士后人员子女持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开具的介绍信和进站函;在京投资台商及其雇员(台胞)子女持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台胞子女在京就读批准书;本市引进人才子女、留学回国人员子女、在京投资企业高级人员子女持父母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申请在京中小学就读时,可直接到居住地管片学校联系。学校应批准其借读申请,按有北京市正式常住户口对待,免收其借读费。

  父母一方有北京市正式常住户口的学生,持父(母)的北京市户口簿及我市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开具的学生与父(母)关系证明,直接到父(母)户口所在地管片学校联系借读。学校对服务片内的应予接收,按有北京市正式常住户口对待,免收其借读费。

  按照教委规定,借读生应缴纳借读费。现行标准是:小学每生每学期20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500元,高中每生每学期2000元。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京市教委:非京籍学生在北京就读公办学校达到84%
· 非京籍学生入学 “五证”要求将细化
· 北京今年对非京籍学生收紧入学政策
· 教育部:非京籍生就读公办校比例逐年增长
· 44.9万非京籍学生在京就读
· 北京市教委回应非京籍学生义务教育入学问题
· 非京籍学生幼升小仍需“五证”齐全
· 九类非京籍考生可在北京市考高中
· 京中学同城待遇存隐忧 不能高考多数提前返乡
· 母亲为儿上学办假证 检方建议缓刑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