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5月11日电题:让每一个孩子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四川教育在灾难中浴火重生
从帐篷学校到异地就学、到就地上学、到现代化新校园新环境上学,汶川大地震成为四川教育事业的拐点。
这场地震让四川教育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全省159个受灾县近1.4万所学校受损,1.1万多所学校需恢复重建;近千名学生辗转千里在异地复学复课;一些师生失去了至亲;因灾致残的学生开始了不同的人生;数十万名学生不得不“习惯”在冬冷夏热的板房上课。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和重重困难,老师和学生在灾难中学会了坚强、勇敢。正如四川三星堆文化中的太阳神鸟,四川教育也在灾难中浴火重生。
不让一个学生因灾失学:25名孩子的“微型”学校
马公乡中心小学,3个班级,25名学生,5位老师。这是四川重建学校中,一所师生规模最小的“微型学校”。
马公乡小学,坐落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马公乡。这个在地图上找不到标记的偏远山区,在地震中遭受严重损坏,连乡里唯一一所小学也在地震中变成了一片废墟。
震后,按照大部分村民意愿,马公乡在原址上开始了重建。但建不建学校却在当地引起了很大争论。大家认为,部分农户的外迁,让当地学龄儿童变少了,加上一些孩子外出借读,乡里只剩下几十个准备读书的娃娃,重建学校并不划算。
青川县党委、政府几经讨论决定,“只要马公乡需要这所学校,学生再少,我们都要建一所学校。”马公乡党委书记张正涛说,要保障每个孩子的上学权利,为马公乡再造一所学校,让山里的娃娃能在家门口读书。
2009年秋季开学,在历经近一年在帐篷学校、板房教室学习后,马公乡25名学生如期搬到了新校园上课。
这所可容纳120名学生的新校园,简朴而典雅,也是马公乡自上个世纪50年代办学以来,设施最好、配套最科学的学校。在马公乡小学的围墙上,有一块文化墙,上面记载了对口援建城市浙江省衢州的南孔文化。在2000多年以后的今天,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精髓在这里继续传承。
为了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灾、因贫而失学。经过了两年科学重建,许多义务教育阶段的灾区学校,像马公乡小学一样,办学条件远远超过了灾前水平。同时,在四川“两免一补”政策指导下,每一个灾区孩子都享受了“应免尽免、应补尽补,该免则免、该补则补,不重不漏”的政策。知识火种在大山里传播,教育公平在灾区得以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