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南京鼓楼区五大小学教育集团正式挂牌。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鼓楼区教育局的这一“创举”却引来很多质疑之声。有专家表示“‘名校圈地’看似在扩大名校作用,其实恰恰是在稀释名校资源”;更有人质疑这是“政绩工程”,是“把教育当麦当劳来办”。
有悖教育平等
知名社会学者、南师大徐翔教授发表了他的观点:“基础教育改革至今,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形成统一的意见和导向,那就是平等教育。鼓楼区教育局的名校集团化举措,从出发点上,是想借助区域内的优质学校去带动本区域薄弱学校的发展,但从本质上来说,其实这种做法是在加剧一种新的教育不公,这与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尽管平等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鼓楼区教育局此举也是在应对市场需求所做的一种尝试,不过但愿这只是一种过渡的方式。”
初衷不错
鼓楼区教育局的说法是,该举措是为了促进集团内各学校在学校管理、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特色建设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和共同提高,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进一步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质疑不少
质疑1:是扩大名校影响还是稀释名校资源
记者了解到,教育集团成立以后将成立董事会,由领衔学校校长担任董事长,要求发挥领衔学校在教师成长中的孵化作用。每年集团内领衔学校要派出10%左右的教师进行交流。具体做法设想是,集团内各校每年引进的教师其第一年都必须在集团领衔学校进行培训;而集团内领衔学校则要派出相同数量的、具有区优青以上称号的教师到集团内相应的学校任教一年。
“这种做法看似在扩大名校的作用,其实恰恰是在稀释名校资源。”一位教育资深人士分析说,名校有名校的优势,比如教育理念先进、名师多;但名校有名校的弱势,“班级多、班额多、教师多”三多现象就代表着名校在自我发展中也存在着很多难言之隐。一方面,名校的盘子比较大,学生很多;另一方面,名校里的老师相应较多,自身就存在着培训重担。但是,名校的行政人员配备和其它学校的行政人员配备却是基本相当的。而现在成立教育集团后,领衔学校还将承担集团学校的培养重担,承担所有新教师的培训,不断输出自身的名师,却没有被赋予更多的权利,无形中会给领衔学校增加非常大的运转负担,这样的运作很可能拖垮本来处于优势的领衔学校。
质疑2:教育不是开麦当劳,怎能一味复制
据介绍,五大小学集团运行模式是“统一加分散”,统一即以共识的教育思想为办学核心理念,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统一要求。而分散即每一所集团内学校均为独立法人单位学校。记者发现,这些加入集团的学校中有的是新学校,有的则是老牌学校。“教育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性。教育不是开麦当劳,不能开成连锁店。”采访中,一位教育专家严肃表示,“很多学校都有自己本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特色,如果一味复制,不仅有可能新的理念水土不服,而且还可能丧失学校长久积淀下来的教育精髓。”而此次集团成立以后,集团内学校都是独立法人单位学校,对领衔学校来说,既无财权也无人事权,管理上会存在一定问题。“管多了,未必讨好;少管点,就只能敷衍交差。”
质疑3:名校小圈子,只是政绩工程
“我家孩子的学区不在这五大小教集团的学校,那么,我们的孩子还是享受不到均衡教育?”采访中,一位张先生无奈地表示。记者了解到,南京鼓楼区的小学在37所左右,而此次纳入五大集团的学校共有17所,比例逼近一半。有关教育专家认为,对纳入集团的学校来说,头上多了名校的光环,在集团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教育小区域;而对集团之外的学校来说,则是一种新的不公平待遇。如果真的想使教育均衡化发展,完全可以37所学校的教师实行流动,现在这种流动还只是限定在名校集团的小圈子内流动。说到底,这是对“名校小圈子”的一种保护,是一种新的教育不平等。这种声势浩大的集团化行为,只是政绩工程,其实际效果值得怀疑。“这种变相的‘名校小圈子’,如果运作得不好,最后只会停留在形式上,是一种形式上的‘靠拢’。”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校长告诉记者,之前曾出现名校四处办分校的盛况,但真正分校办得好的寥寥无几。“说白了,很多名校分校都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开发商的合作,是为了迎合市场,对提升教育质量来讲,并无多大用处。”
刘大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