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关注留守儿童小"候鸟" 栖息在城市心在何处安放
2010-07-26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真希望能住在北京”

  彭博,13岁,湖北孝感大悟县

  彭博的父母在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开早点铺,一家人挤在一间不到15平方米的房间里。6月底,13岁的大儿子彭博来北京后,只能打地铺了。现在,彭博每天早上4时起床干活,捏糖糕、扫地、刷碗……忙到早上10时。

  “比在老家累多了。”暑假在老家,彭博可以8、9点起床,整天和小伙伴们钓鱼、玩耍。尽管如此,彭博对在北京过暑假还是充满期待,“能和爸爸妈妈弟弟在一起啊。”

  兄弟俩一个在北京念书,一个在老家上学,跟其他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父母一样,这是无奈之举。“北京的公立学校一般不接受中途转学的学生,民办学校的学费又比较贵,我们只能承担一个孩子的费用。”妈妈眼里满是歉疚。

  细心的妈妈已经发现,长期分开让彭博与家人的感情出现了些微变化——爱挑弟弟的刺了,和父母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少,眼神里总流露出害怕和不安。“来北京半个多月了,他和爸爸说过的话不超过十句。”妈妈有点担心。

  尽管每年夏天都在北京度过,可是彭博还没有见过天安门,“爸爸妈妈开店太忙,没有时间带我出去玩。”

  生活在城市边缘,彭博几乎感受不到城市的气息,唯一让他觉得生活在北京的信号便是每天从村子上方呼啸而过的飞机。皮村离首都国际机场很近,每隔一会儿,一架飞机便会从头顶飞过。村民们早已习惯了飞机的轰鸣声,彭博心里却依然保存着一份新奇,他常常感叹:“真希望我能住在北京,那样每天都可以看到飞机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冰花男孩”刷屏,关爱留守儿童如何精准到个人?民政部部长回应
· 留守儿童认知危机:祖辈缺教育意识 学龄前认知迟缓
· 深观察:今天,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 西藏将从7个方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
· 时评:保护留守儿童立法不能太“柔”
· 关爱留守儿童 别被“带偏”了
· 浙江:立法保护留守儿童 构建全社会关爱网络
· 哈佛大学卢春玲:给儿童更好的“生命开端”
· 26省出台关爱留守儿童政策 不满16岁不得单独居住
· 流动和留守儿童保护项目启动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