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1年高考已经接近尾声。两天来,高考不仅牵动着933万考生的心,而且还牵动着他们家庭、亲友的心,牵动着学校和政府的心。高考之后,当学生和家长暂时放松心情,再来回顾十多年来的中小学教育,他们有怎样的感受?最近,半月谈记者在北京、山东、河南、四川等地一些中小学调研时,常听到校长们说这样一句话:“不减负不行,但减了更不行。”这道出了当前许多地方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普遍面对的社会压力和困惑。我们的社会,如果没法给学校减负,给老师减负,给家长减负,又怎么可能给学生减负?当压力都集中到了孩子们头上,给学生减负也就成为空谈。
不敢减:学校减负赶不上家长增负
“孩子太累了”“解放学生”“一定要为学生减负”……这是温家宝总理在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和规划纲要》会议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强调并反复重申的话题,一经提出,立刻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鸣。
近年来,各地按照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就在今年,“减负”也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如严格规范学校作息时间,禁止节假日补课,着力解决中小学考试次数过多、作业量过大、教辅资料使用过多、体育艺术类课程开设不全、文体活动偏少等突出问题。但是这些减负措施在执行中一直阻力很大。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校长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心知肚明,但谁也不敢大刀阔斧地推行减负工作。
山东省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监管和处罚措施相当严厉。2009年至2010年有30所违规学校、1个县级政府受到严肃处理,50名中小学校长、4名县教育局长受到行政处分。但是,顶风违规现象仍时有发生,2010年5月山东省教育厅在教育厅网站设立了违规办学行为曝光台,半年多又有68所学校被曝光。
河南省实验二中是一所初中,这所学校从2004年以来,探索减轻学生负担。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睡眠和早餐时间,这所学校率先取消早晚自习。为避免班级恶性竞争,学校规定:早晨7点40分才开校门允许学生入校,8点开始上课。
该中学校长李涵说,我们每一步教学改革都是顶着巨大的争议压力走过来的,取消早读之初,遭到家长强烈反对,有的家长到学校提意见说:“别的学校都在想办法给孩子加课,你们却在减课,影响了中招成绩谁负责?”
在许多家长看来,升学率就是教育质量。来自家长的压力使学校不得不抓升学率。有校长苦叹,学校周六不上课,家长就要提意见,认为孩子在学校里补课比不补课要好。一些中小学校迫于家长的压力,纷纷在校内开办补习班。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校长赵灿东说,作为学校管理者,他是举双手赞成星期六不补课,但学校不补并不代表学生、家长也答应不补,学生可能会到社会上去补习。
2009年10月,成都市教育局出台“五条禁令”,学校的负担减下来了,家长却把孩子纷纷送到社会民办培训机构去。记者走访成都的“望子成龙”、“龙文”等民办培训机构看到,各个培训班都坐满了学生,教室外挤满了陪读的家长。
郑州外国语中学一名初三女生贾浅烦的妈妈告诉记者,她女儿每周要上英语、数学、物理三个课外培训班,每到星期天她的唯一任务就是接送女儿赶场子。她说:“家长不能不抓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