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河南濮阳实施“网络班班通”:共享一片蓝天
2011-08-26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一定要想办法让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一片蓝天。”

  ——河南省濮阳市教育局局长朱世泽

  当河南濮阳市南乐县西邵乡中心小学王瑞端老师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九寨沟》一文时,在终端电脑上输入“九寨沟”进行搜索后,教室的大屏幕上迅速将九寨沟的概况和图片展现出来,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吸引了学生。有的说:“九寨沟像童话世界!”有的说:“我们的祖国好美啊!”

  这是日前濮阳市实施“网络班班通”工程后农村学校课堂的一个场景。

  清丰县老教师赵楠过去上课总是提着小黑板,现在上课背上了笔记本电脑,他成为学校电子备课室出现次数最多的教师。赵楠说:“学校建成‘网络班班通’以后,优质教学资源明显丰富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

  濮阳市地处黄河滩区,辖五县两区,其中3个是国家级、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师资力量和现代化教学设施等优质教育资源多集中于城市。自2010年以来,濮阳市以教育信息化作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突破口,大力实施“网络班班通”,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效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城乡教育发展失衡,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一定要想办法让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一片蓝天。”2010年年初,由濮阳市委副秘书长调任市教育局局长的朱世泽,经过一个月的深入调研,对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理出了思路:通过实施中小学“网络班班通”工程,3年筹资1。5亿元,以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的标准将教育网联通全市每所学校的每个班级,配备标准化终端设备,实现校校、班班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环境下教学。

  濮阳市把“网络班班通”工程列为政府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成立了“网络班班通”工程领导小组,组织了技术服务、专家研发、资源建设等团队。濮阳市集中使用从公用经费中列支的信息技术教育费,还规定教育费附加、专项经费、生均公用经费、课本费结余资金全部用于中小学该项工程建设。目前,该市实现“网络班班通”的教学班已达7800多个,占全市教学班一半以上,全市已注册网络备课教师1800多人,备课教研组400多个,涉及学校300多所。9月1日新学年,网络备课平台将在全市全面推广使用。今年年底“网络班班通”将实现工程总量的80%。

  濮阳市教育信息中心姚继红说,把全市最优秀教师的最好的课,录制下来,放在教育网上,供全市教师观摩学习和学生预习、查漏补缺。已录制的2000多节课程,让全市广大师生非常满意。

  “网络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使濮阳市农村学校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南乐县西邵乡一中前几年只有600多名学生,实施“网络班班通”后,学生出现回流现象,在校生增加到如今的1260人。

  台前县吴坝乡姜庄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姜晓静在上完“同步课堂”的英语课后写道:“英语课使我了解到外国小朋友的学习、生活,学会了唱英语歌曲,英语课原来是可以这样上的!”(董洪亮 王振琦)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河南今年招特岗教师1.1万名
· 河南拟立法取消重点学校 能否推进教育公平存疑
· 河南下大气力缓解“入园难” 三年内建园6600所
· 河南今年各高校要设立毕业生创业专项扶持资金
· 教育部与河南省签署加快河南教育发展合作协议
· 河南实施残疾学生免费职业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 刘延东: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
· 河南:高职新教师网上面试“拿证”
· 教育部与河南省政府举行部省联席会议
· 河南:义务教育不准以考试选拔学生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