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外教育工作 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就“蒲公英行动计划”答记者问
由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举办的“圆梦蒲公英”暑期主题活动,7月13日正式拉开序幕。据悉,此次活动是教育部“蒲公英行动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将通过“建、配、管、用、研、训、协、督、宣”等多项措施,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社会实践、修学旅行等校外教育,积极探索建立青少年校外教育、社会实践和修学旅行的长效机制,制定校外教育规章制度,加大校外教育的投入和师资建设,尤其是确保校外教育、修学旅行的安全。
近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特别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就“蒲公英行动计划”的出台背景、核心目标、校外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活动载体和实践平台
【我国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校外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有较大提高,并广泛接受相关专业培训。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记者:校外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如何?
王定华:近年来,我国校外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在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国由政府投资兴建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共10313所,其中教育系统所属8707所(独立建制的3307所,依托乡镇中心学校场地建设的乡村学校少年宫5400所),其余分属于共青团、妇联和科协系统。
二是社会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教育部联合相关部委,共同建立了质量教育、节水教育、科普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爱粮节粮教育、档案教育、水土保持教育和环境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483个,为中小学社会实践提供了丰富优质的社会资源。
三是校外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2008年以来,教育部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积极开展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师资培训项目,实现了100%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管理人员、100%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负责人和30%的骨干教师接受国家级培训的目标,校外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专业机构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提高。
四是各类校外教育活动蓬勃开展。各地校外活动场所积极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技术普及、文艺体育培养、劳动技能锻炼等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丰富课余生活提供了多种选择,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
记者:当前校外教育还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
王定华:尽管我国的校外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一是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活动场所总量缺乏、分布不均、设施设备数量少、品种不足,因此难以满足青少年活动的需要。
二是服务项目单调。总体来看偏重于特长培训,难以体现活动的普遍化、均等化,以“培训”养“活动”的运行模式普遍存在。
三是使用效率不高。教师编制不足,职称评定存在限制,缺乏必要的培训交流。学校、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足,存在“白日空”现象。
四是定位认识不清。目前,我国校外教育机构分属教育部门、共青团、妇联、科协四部门管理,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少数校外活动场所对校外教育定位认识不清,价值追求存在偏差,忽略了校外教育应有的公益性,在招生、办班、收费等方面存在诸多乱象。
基于以上原因,为推动校外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活动载体和实践平台,教育部制定了“蒲公英行动计划”,并决定从2014年至2017年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