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福州:社会实践将成为福州中小学生必修课
2014-10-21    新华网-海峡都市报

字体大小:

  今后,走出课堂、家门,到广阔的社会天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成为福州中小学生的“必修课”。10月20日,记者从福州市教育局获悉,教育局日前下发《关于加强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工作的意见》,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内容,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5天,初中生每学年不少于20天,高中生每学年不少于30天。

  社会实践不合格 不具备毕业资格

  福州市教育局德育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此,这几年一直要求中小学在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据了解,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教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形式,采取学校统一组织与学生自主设计参与结合的形式,其中,学校组织的活动天数要占总天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新规要求,中小学应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并将此项考核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资格认定范畴。社会实践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初、高中学生须在就学期间完成规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总量,且每一学年的实践成绩在“合格”以上,才具备毕业或报考高一级学校的资格。

  多家基地 获准组织社会实践

  根据此前福州市政府所发的《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和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福州市将分层次、分类别、分步骤建立一批市、县(市)区(有条件的区)级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形成布局合理、安全方便、资源共享,满足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育人体系。同时,对实践基地的条件要求、设施设备、项目设置、审核授牌及常规管理等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据了解,目前福州市区有1所在建的公办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3所经审核授牌的民办基地。此外,福州市教育局还依托企业、科研院所,推动创建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学校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动辄上千人,基地如何保障安全,这是很多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昨日,福清龙翔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地通过对教官实行严格的准入和培训制度,对教官的言谈举止有严格的要求;同时,执行国家规定的食堂安全、宿舍用电安全等,并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社会实践基地名单

  (1)公办在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位于永泰县塘前乡赤鲤村

  特点:规划用地约673亩,能容纳1200人集体食宿,并同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拟开展生命教育、法制教育、闽台文化、国防教育、环保教育、科技教育、工艺制作、农业实践、家政训练、素质拓展、军事训练等十几个实践活动项目。

  (2)3家经审核授牌的民办基地:

  福建龙翔国防教育基地、马保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福清天生林艺园科普教育基地特点:一次接待量为640~1370人不等,主要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团队素质拓展、国防军事教育、民俗文化与手工艺、科普教育、游乐活动等。

  (3)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纺织检测);青岛啤酒(福州)有限公司(啤酒生产);福建春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茉莉花茶种植、生产);福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眼镜产品检测);福建福铭食品有限公司(烤鳗生产);福建力普检测有限公司(环保检测)。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京:中小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已列入课时计划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