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北京:东、朝、海“小升初”特长生计划减四成
2016-05-04  新华网-新京报  

字体大小:

  日前,东城、海淀、朝阳分别发布了2016年各初中招收特长生的学校及计划,与去年相比,招生计划大幅减少,压缩了近四成。

  根据市教委规定,今年各区招收特长生的数量不能超过初中招生总数的5%。市教委还连续两年提出向非遗、传统文化项目倾斜,但是艺术类项目仍是招生大户,占总体招生计划的四五成。

  据悉,西城区近日也将发布“小升初”特长生招生计划。

  示范校特长生招生计划大幅下降

  市教委今年要求,各区招收特长生的数量,不得超过全区招生计划数的5%。这意味着,今年特长生招生计划将有大量削减。

  根据市教委工作安排,各区要在5月14日至5月24日期间完成初中特长生招生工作。日前,东城、朝阳、海淀陆续公布了今年小升初特长生招生计划,与去年相比,三区招生计划大幅下降。

  削减幅度最大的是东城区,18所学校共招收三类特长生仅381人,其中艺术类特长生208人,体育类特长生115人,科技类特长生58人,比去年的840人减少了一半多。

  朝阳、海淀的特长生招生计划,分别减少了约三成。其中海淀区有17所学校招收艺术、科技以及体育特长生总数为1197人,比去年减少600多人;朝阳区有19所学校共招收793人,比去年的1168人减少了约33%。

  有不少去年的招生“大户”,今年招生计划大幅缩减,其中不少是示范校,包括八十中、日坛中学、八一学校和二中分校等。例如二中分校去年招收特长生115人,今年招生仅为48人。

  与这些示范校相比,一般校的招生计划变化不大,有的甚至小幅度提升,例如海淀实验学校今年的特长生招生比例大幅提升,由15人增加至44人。

  艺术类为招生大户 占比近半

  不过,在公布的招生计划中,艺术类仍为招生大户,招生数约占总体招生计划的四五成。比如东城区381个特长生招生计划中,有208个项目是艺术类特长生,而体育、科技两类的招生总数是173人。朝阳区的793个招生计划中,有427个是艺术类,占比过半。

  另外,体育特长生的招生计划也有些变化,虽然总体招生人数比去年少,但是占比已达到了28%。具体到学校,比去年减少最多的是中关村中学,由去年的55人锐减到18人;八一学校去年招60人,今年招26人。

  各区招收特长生的学校也有调整,例如海淀区育英学校不再招收游泳特长生,艺术类新增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等。

  ■ 变化

  朝阳特长招生单列非遗项目

  去年北京市教委发布“小升初”相关政策时,首次提出,招生项目应向传统文化、非遗项目倾斜。随后,东城区、海淀区等在特长生招生时,便设置了相应的招生项目。例如海淀区部分学校去年首次新增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包括中关村中学的京昆项目、首师大附中的面人项目、首师大二附的剪纸项目。

  这一要求延续到今年,朝阳区在公布招生计划时,将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单列为一个招生项,对应为武术、书法两个项目,武术招收8人,书法招收14人。其中,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学校花西校区招武术特长生8名,八十中和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分别招收4名和10名书法特长生。不过,去年工大附中的5名剪纸特长生招生计划,今年没有列入。

  海淀区今年的特长生招生计划中,非遗和传统文化项目列入了艺术类,首师大二附延续了剪纸项目;五十七中和十九中将招收京昆项目。

  而东城区去年招收书法特长生的五中分校、22中、171中学,今年不再招收,传统文化方面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民乐和武术方面。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京2019年取消小升初特长生招生
· 北京市“小升初”首次统一派位 派位批次略有不同
· 小升初取消艺体生 中高考取消艺体加分 还学艺体?
· 新学期 如何规划小升初中考高考三大考?
· 北京东城区小升初:上午电脑派位下午可查结果
· 北京西城小升初推优明起录取 总量减少10.5个班
· 2016年北京“小升初”特长生禁超5%
· 一个“小升初”,有多少花样翻新的骗局?
· 小升初大变革孩子停奥数 家长:为进重点班得学
· "小升初"赶考又趋热 免试就近入学"卡"在哪?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