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之一。自2014年启动上海市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以来,不到2年,改革的一大配套举措——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得以制度化落实,全社会正在为上海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搭台。
今年夏天,上海市实验学校学生沈天正离自己从医的梦想近了一步。高一后,小沈利用暑期在上海市仁济医院东院从事志愿者服务,在皮肤科门诊护士台处回答病人问题,安排病人按序进入诊疗室。
“我回答一位80多岁老先生挂号、付费、拿药等问题后,对方夸我是位‘有耐心的好医生’,虽然我只是名中学生志愿者,但有着满满的获得感。”沈天正说。
上海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以来,2015年上线了首批93个高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如今这个数字已经迅速增加到1729个,仁济医院是其中之一。
“确保每次按压幅度达到5厘米,按压后让胸壁完全回弹。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暑期的一个工作日里,仁济医院技能实训中心讲师苏爱萍指导着高中生志愿者们根据急救指南进行心肺复苏训练。
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闵建颖介绍,除了这类实用性技能外,医院为高中生特别开设了门诊导医、满意度测评、音乐志愿、病区陪伴、志愿者管理等适合高中生参与的志愿服务岗位,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据了解,2017年起,上海在推动高等学校自主招生过程中,将试行把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参考。这意味着,沈天正这次的志愿服务表现,可能成为今后他能否被高校录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保障信息记录的客观真实性,上海强调学校集体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后,由社会实践基地负责实时记录,并定期将客观数据导入“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
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江伟鸣说,第三方的信息管理平台、第三方的实践基地加之信息审核、公示投诉、信誉等级评定等监督保障制度,使得学生真正成为主角,也吸引了全社会更多的单位申请成为实践基地。
在过去的一年里,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辖区已接收全市10余所高中近2500多人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街道专门为高中生的社会实践开辟了岗位,如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设置“文明引导岗”;在13个居民区中设置志愿服务岗,让学生对“高空抛物、行车抛物、宠物扰民”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诫和督导。
上海市奉贤区曙光中学政教主任何永军暑期前在校内做一份调查问卷时发现,不少学生喜欢摄影、编导等工作,希望能有这样的实践基地去做志愿者服务工作。于是,学校出面与奉贤区电视台沟通,电视台很快同意接收学生志愿者。“感觉到学生们课外舞台变大变宽了。”何永军说。
为便于工作衔接,静安区教育局专派工作人员负责,并对全区高中生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教育局机关、学校、实践基地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的第三方平台形成了一个工作小团队,这是改革所带来的工作方式上的变化。”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说。
据统计,截至8月15日,今年暑期上海已有44948名高一学生、51553名高二学生参与了志愿服务;高二学生完成40学时比例占90.53%,高二学生完成60学时比例占81.38%。所有1729个基地共发布中学生社会实践岗位36846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