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达到45.71%,初中生达到74.36%,高中生达到83.28%。一直以来,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主要与看书距离太近等用眼习惯不良有关。
学生群体的视力不良检出率高。记者高鹤涛摄
教育部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达到45.71%,初中生达到74.36%,高中生达到83.28%。一直以来,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主要与看书距离太近等用眼习惯不良有关。其实,近视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用眼卫生外,与遗传、体质、营养等均有密切关系。日前,由广州市科创委、广东科学中心主办的“珠江科学大讲堂”在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举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广东省眼底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俞晓艺从科学角度谈“近视”,他幽默地形容,青少年防治近视分为几步,一是“投好胎”,二是“多点户外活动”,三是“健康饮食”,四是发现近视后要“看医生,验配眼镜”。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长有明显增加。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所做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中国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1.67%,初中生为58.07%,高中生为76.02%。到2014年,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达到45.71%,初中生达到74.36%,高中生达到83.28%。数据也显示,中国青少年的近视率远高于欧美学生。
近视发病原因多 与遗传营养等都相关
2016年11月,国家卫计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近视的成因有哪些,为何中国人的近视率特别高呢?俞晓艺结合近年来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解释。
俞晓艺指出,遗传、环境,以及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目前学界对于近视成因的主流解释。
研究表明,在眼的屈光状态形成尤其是近视的形成中,遗传起着重要作用。“早从上世纪开始,包括中国在内,就有许多国家针对遗传因素进行系列研究。目前,在以下两个方面已经获得共识。一是近视的发生与区域、人种有关。比如中国和日本,近视的发病率远高于欧美;又比如,黑色人种的近视眼发病率是全世界最低的。二是近视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及编码,并且是由多因子决定的。”
而在环境因素方面,大众最为熟悉的是“近业学说”。该学说认为,青少年近视眼是由于过多地读写等近距离作业而引起的一种后天获得性近视,或者说近视眼的发病与近距离作业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这一说法目前在学界也获得共识。
除了遗传、用眼习惯等外,体质、营养等均与近视的发生有关。胃、肾下垂,扁平足等患者的近视发生率也较正常人高;喜吃零食、甜食、患龋齿的青少年近视眼发生率高,这可能因食品搭配不当造成体质异常而引起眼屈光异常。
“总的来说,遗传因素与近眼工作是影响近视发生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营养、体质等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俞晓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