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流动儿童学籍将被重点监测
2017-10-23  北京日报  

字体大小:

流动儿童学籍将被重点监测

无正当理由造成适龄儿童辍学的,家长将收司法敦促书

  原标题:流动儿童学籍将被重点监测——无正当理由造成适龄儿童辍学的,家长将收司法敦促书

  巩固义务教育,北京市教委将采取组合拳,将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作为重点监测地区,初中作为重点监测学段,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作为重点监测群体,学籍接转追踪和精细化管理作为重点工作环节。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2020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将从去年的93.4%增长到9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提到,要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就北京而言,今年出台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政策,将推动义务教育向更加公平、均衡、优质发展。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受特大城市治理与产业、人口疏解等政策影响,初中在读非京籍学生流动性增加,给控辍保学工作带来新挑战;流动、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辍学风险依然存在;出国留学低龄化趋势明显。

  面对新局面,北京市也将打出组合拳。

  学籍管理部门要利用电子学籍等信息技术手段,实时掌握学生学籍变动情况,发挥全国学籍联网优势,做好辍学学生的标记登记工作;流入流出地学籍接转机制将优化,追踪流动儿童就学动态情况,实现联控联保。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出国留学信息管理,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学校要规范在校生出国留学申请程序,履行相关手续,并及时向区教育行政部门报备情况。区教委要掌握每个学生流向,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障要有专人负责,建立数据库,动态管理,精准保障。同时,本市要强化学校支持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全覆盖,提供分类教育资助和入学保障。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将建立起来,着力消除因学习困难造成的厌学辍学。

  学校办学条件也将不断提级,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需求。各部门要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做好入学、转学工作。本市还将规范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确保困境儿童、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不仅保障入学,义务教育将补齐短板,还要保障优质资源更均衡发展。市教委明确,将立足北京城市功能战略定位,针对当前本市城镇学位紧张和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问题,合理规划学校布局,通过学校新建改扩建和挖潜等多种渠道,增加学位供给。农村教育将享受“优待”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到2020年,在确保各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困难群体、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明确各区政府要与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其中包括落实家长责任,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或造成辍学,由当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区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司法部门发放相关文书,敦促其保证学生复学;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各区政府考核体系,并作为对区政府及主要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教育督导部门也要对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开展专项督导,建立约谈制度和通报制度,实行督导检查结果公告、限期整改和责任追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不得将学籍作为中小学生入学转学条件
· 教育部:提高全国学籍系统学生信息质量
· 教育部:学校应为没有学籍学生及时建立学籍
· 教育部:涉学籍管理问题投诉责任单位须限时办结
· 教育部:全面实施学籍电子注册学历造假无处逃
· 教育部:07级大学新生可上网查学籍
· 教育部要求内地西藏班和新疆班学生"籍随人走"
· 中职生学籍试行电子注册
· 改户口致学籍信息与身份信息打架
· 小学生学籍被人抢注无法毕业 教育局称无能为力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