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专题 > 生命教育
调查显示:超半数中学生认为生命教育见效甚微
2015-06-25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针对苏州市1069名中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显示

  超半数中学生认为生命教育见效甚微

  【阅读提示】

  ●生命教育还没有成为一门显性课程而纳入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譬如大多中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接触来自于不正规场合闲聊。

  ●现行学校生命教育体系未能影响或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

  ●有自杀念头和实施自杀的中学生来自农村的多于乡镇的,乡镇的多于城市的。

  ●中学生轻视生命的原因,既有来自外部的压力如学习和交往问题等,也有来自学生内部的因素,如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承受能力不足等。

  ●中学生对生命教育有较强的需求和较高的期待,他们喜欢多样化的生命教育。

  本次调查在苏州市8所中学共发放问卷115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069份,有效回收率为92.96%。样本基本反映了当前普通中学生人口构成。各年级样本涵盖初一到高三6个年级段学生。

  调查结果

  (一)对生命现象的理解

  生命意识是指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等。

  学生对青少年自杀自残的看法总体是积极的,但部分是有偏差的,甚至是错误的。调查显示,认为“自杀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现”的中学生占29.65%,认为“自杀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的中学生占32.93%,认为“自杀是对生命尊严的践踏”的中学生占7.86%,认为“自杀是对亲人、朋友的背叛”的中学生占7.2%,认为“自杀是一种摆脱痛苦的方式”的中学生占5.8%,认为“自杀是勇敢者的行为、是个人的私事”的中学生占1.96%,认为“当生命已无欢乐可言时,自杀是可以理解的”的中学生占8.89%,选择其他的中学生占5.71%。

  中学生对生死态度绝大多数是谨慎的、认可生命的重要性的,但错误的认识也有。调查显示,认为“生命最重要”的中学生占44.25%,认为“死要死得有价值”的中学生占32.18%,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中学生占15.72%,但也有7.86%的中学生认为“生不如死”。这反映出一部分中学生不能做到对生命的热爱、珍惜。调查显示,70.72%的中学生从未有过自杀的念头,但有22.83%的中学生有过自杀念头,还有6.45%的中学生有过自杀的计划和行动,也就是1069人中有69人有过自杀的计划和行动。(见图一)

  对有过自杀念头和自杀行动学生的进一步分析结果如下:

  有过自杀念头的中学生244人,其中男生97人(占39.8%),女生147人(占60.2%),有过自杀计划和行动的中学生69人,其中男生40人(占57.97%),女生29人(占42.03%);两种学生合计313人,其中男生为137人(占43.77%),女生为176人(占56.23%)。有自杀念头的女生多于男生,但实施自杀行动的男生多于女生,男女生存在明显差异。

  同时,初二、高二可能是学生产生自杀念头和实施自杀的高发年级,比一般年级高出大约5-6个百分点。(见图二)

  从地域来源看,在有自杀念头和实施自杀的中学生中,农村的学生高于乡镇,乡镇的学生高于城市。(见图三)

  有自杀念头和实施自杀的中学生,非独生子女稍高于独生子女。(见图四)

  失去双亲的中学生是自杀和自杀倾向的高危人群(达到65.2%),其次是单亲家庭的学生,最后是双亲家庭的学生。(见图五)

  对于中学生轻视生命的原因及看法,调查显示,77.08%的中学生认为是“学习升学的压力大”,56.59%的中学生认为是“感情上受到打击,无法恢复,一时想不开”,34.14%的中学生认为可能是“生活压力大,比如经济问题”,38.26%的中学生认为可能是“人际关系差”,76.71%的中学生认为可能是“心理承受力差,不能承受挫折”,62.68%的中学生认为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

  (二)对生命价值的感知

  生命价值,简言之,就是活得有意义,活得有尊严,活得有价值。对自己的了解,是生命意识的基础,只有了解自我,才能谋划有价值的人生。调查显示,52.01%的中学生对自己很了解,42.56%的中学生对自己了解一般,还有5.43%的中学生称“对自己不了解”。可见还有一半的中学生不是很了解自己。

  对自己满意是自信的表现。调查显示,28.06%的中学生对自己很满意、很喜欢,64.17%的中学生对自己一般认可,7.76%的中学生对自己很不满意、很不喜欢。可见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还没有学会自我悦纳,自我认同有限。

  中学生已经开始思考生命及生命价值。调查显示,36.2%的中学生经常思考,56.59%的中学生偶尔思考,还有7.2%的中学生从不思考。

  中学生追求的生命意义到底是什么呢?39.48%的中学生认为是自我实现,18.9%的中学生认为是为社会作贡献,18.24%的中学生为了生活舒适,6.17%的中学生为了获得金钱和地位,7.3%的中学生没有思考过,9.92%的中学生选择了其他。

  中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感知受多种因素影响,那么哪些因素对中学生生命看法的形成影响最大呢?调查显示,47.99%来自中学生自己的思考,19.74%是受父母及家庭的影响,13.28%受社会观点的影响,9.07%受朋友和同学的影响,5.61%是受学校的教育和帮助,4.3%受恋人的影响。

  (三)对生活质量的体验

  中学生的生活质量是指中学生现时生活经历的客观状态及其主观感受。为全面了解中学生的生活质量状况,本次调查选择基本心境、对生活的满意度、压力大小等作为衡量中学生生活质量的指标。

  哪些因素会让中学生特别难受?调查显示,“被同学朋友或老师误会”而难受的中学生占69.04%,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难受的中学生占68.1%,因“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差”而难受的中学生占55.85%,因“人际关系不好”而难受的中学生占54.82%,因“被父母责骂”而难受的中学生占52.756%,因“受到老师批评”而难受的中学生占47.9%,因“感情受挫”而难受的中学生占46.02%,因“东西丢了”而难受的中学生占36.01%,因其他原因而难受的中学生占30.5%。

  压力大小是衡量中学生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感到压力很大的中学生占37.23%,感到有一些压力的中学生占58.09%,没有压力的中学生仅占4.68%。

  那么中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哪里?调查显示,觉得“学习升学压力很大”的中学生占77.74%,“与父母关系紧张”的中学生占23.11%,“同学关系紧张”的中学生占22.54%,“与教师难以沟通”的中学生占22.92%,“感情压力”的中学生占24.88%,有“身体问题”的中学生占23.01%,有“经济问题”的中学生占19.83%,“对未来感到迷茫”的中学生占54.91%,其他原因占23.01%。

  中学生是如何应对压力的?调查显示,57.16%的中学生靠“自然调整”,56.69%的中学生通过“娱乐休闲”调整压力,53.04%的中学生通过“睡觉”调整压力,50.23%的中学生“尽量放松”,只有39.85%的中学生会选择“向同学朋友倾诉”,22.83%的中学生会“跟父母说说”,还有4.68%的中学生通过“抽烟喝酒”减压。从压力调整方式看,中学生还没有完全学会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不少是消极的、甚至会影响到身心健康的方式。

  当中学生遇到挫折时具体会怎么处理?调查显示,8.33%的中学生“找老师倾诉”,34.24%的中学生“找同学倾诉”,58.37%的中学生“找朋友倾诉”,27.03%的中学生“与父母沟通”,43.22%的中学生“一个人闷在心里”,12.07%的中学生“不知所措”。可见同辈相助已经是中学生处理问题、压力的主要渠道,成人的帮助已经大大下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2014新年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举办
· 舆情解读:应加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
· 让学生写遗书也是一种生命教育
· 心理磨砺和生命教育的课程不可或缺
· 教育应补上敬畏生命的一堂课
· “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应用研究”在北京开题
· 国内“死亡教育”处缺失状态 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 教育论坛:加强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培育健康人格
· 中小学语文"人文阅读与生命教育"特色课程和教学研讨会举办
· 徐向东:让艺术教育浸润心灵,让生命更加灿烂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