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里的小镜子,藏起来的日记本,已经成为青春期的象征,在这样一些行为的后面,是少男少女们的“自恋”情结,有关研究指出,虽然人的自我意识并非从青春期才出现,更不会在青春期基本确定和完成,但毫无疑问,孩子在这一时期对自我意识最为敏感,变化发展格外重要??许多是质的变化,已经开始尝试着成为“独立自主”的他们,异常关心自己的形象,热衷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评价自己,然而,又不再像童年那样自然地接受别人的评价。
除了格外敏感之外,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经常“挣扎”在极度的自卑与自负交织而成的网中,表现出强烈的矛盾和困惑。这时的青少年,总是与假想的同伴生活在一起,这个同伴有点像人他,但要比现实中的他高大、完美得多,这个假想的同伴时时刻刻对他的言行评头论足,尖锐而苛刻,来自亲人朋友一句真诚的赞扬,可以令他们陶醉不已,一句随意的评价,又可以令他们如坐针毡,情绪的起伏之大,感受之强,在生命历程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使得他们在家长眼中往往显得不可理喻:这孩子何以如此不合逻辑地轮番上演着首我欣赏、自我陶醉、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的小品?家长们实在应当了解,无论是宜之于口,还是深藏于心,这样在自信和自卑两个极瑞之间的“奔忙”对于孩子并不轻松,其间的内心体验每每激烈动荡,让他们十分紧张、压力重重,因此他们极为需
要父母的细心呵护。
自我意识的具体内容相当丰富,对于十几岁的孩子,良好的自我概念,客观的自我评价、充分的自信、适度的自制通常是比较重要的,也是为人父母者应当特别予关注的。为此,下面两点是家长们必须认识到并且应当设法做到的。
给他机会
无论你多么爱你的孩子,都要明白这一点,在进入青春期后,最能影响他的不是父母,而是他的同龄人??朋友、同学。
社会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实际上每个人都是从他人的眼中认识自己的,因此,自我意识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在青春期,同学和朋友是与自我意识的建立关系最密切的“他人”。因此,如果你希望孩子具有健康积极的自我意识,那么请鼓励他去结交朋友,与朋友一道消磨时光,在同龄人的相互交往中获得建立准确自我概念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在团体活动中体验自我价值……相反,如果你的孩子在休息日、节假日永远寸步不离父母左右,从来不要求去“找同学”、“找朋友”,放学后家中永远是既没有电话打进来,也没有电话打出去,便应当引起你的警惕,千万别小看,不妨找孩子谈谈,想想出了什么问题。至于以学习、成绩为由,限制甚至阻止子女与同学的来往就更不足取,因为这等于是剥夺了他建立良好自我意识的机会。
给他责任和自由
人的自我意识只能从生活中来。在青春期,自我意识经历着扩展和深化,需要比童年更广阔的天地和丰富的生活。独生子女的现实,使得父母容易将子女紧紧地控制在自己视力和权利可及的范围之内,这实在是缺乏理智的做法。就自我意识的发展而言,这又是一种剥夺。他们需要成功获得自信,需要挫折来磨炼自强,需要风险来考验自制,需要诱惑来升华自尊……所有这些,最终只靠
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经历获得。父母只能够提供有限的参考,家庭的天地则过于狭小。而且,来自父母的赞誉和肯定,如果无法在家庭以外的场合兑现,反而会对孩子的自我意识产生消极的作用。
给孩子机会,给孩子自由,才能使得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这帮助他们走过漫漫人生,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