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在精神满足的追求是成功最持久的动力,和孩子们这样讲当然很抽象。但一个真正对孩子负责的父母,应该在孩子可以理解的范畴内,尽量用内在的满足来鼓励孩子的努力,而避免用物质的引诱。
听朋友开玩笑:"我对儿子说:如果你能考上重点大学就可以给你买一辆最好的摩托车,若能考上清华、北大就给你买一部汽车。"这很可能是说着玩的,但对孩子开玩笑时要当心,孩子会信以为真。这样做的失策之处,并非只是误导孩子相信以为会得到所许诺的奖品,而更多的是将孩子的行为与外在的物质满足或名誉挂上了沟。
激励孩子有许多方法,例如让孩子吃好饭,将来能长得高大健壮,这是最本源不过的事。孩子尤其是男孩从小就崇拜高大英武的骑士型男性,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有如此健壮的身材。家长点到为止,这种激发的效果是再大不过的了。然而偏偏有家长尚嫌力量不够,除此之外还要加上更多的诱惑。例如:"使劲吃,长到1米8就给你买一部最豪华的皇冠车。"孩子原来并没有多想,此时却被激出了欲望。一部车是小,孩子的动力基础是大,如果如此套行,将孩子的动力目标都奠定在为了换取物质的享受上,即使这一激发成功了,孩子的人生基石也遭到了腐蚀,当他努力成功得到了所企盼的一切物质的乃至荣誉的追求后,剩下的是什么呢?空虚与迷茫。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妨也问一问自己的人生目标,检查一下自己的人生感受。是什么能够不断激励我们去奋斗,是什么能够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尤其在今天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形成,人人向"上",个个恐慌,我们很容易将自己的急躁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传染给下一代。这实际上是十分危险的。当我们用物质去指引孩子时,他们最终会走向何方?既便幸运地达到了目标,获得了梦想中的财富,是否真的就幸福了呢?何况大部分人在物质上难以如愿以偿,他们又会怎样?说起来这是很"玄虚"的论调,事实上却很现实。在物质上成功的究竟是少数,今天如此,将来也是如此,孩子们需要有物质以外的生活支点使人生充实起来。如果父母用深刻自省后的认识与教育孩子的实践接合起来,恐怕就会得到不同的结合起来,恐怕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运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只有在内在精神的满足的平衡下,一个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最持久的潜力。不要害了孩子吧,用那些奢华,风光来引诱他们,让他们看不到生命的淳朴的本来意义,看不到内心最宝贵的追求是什么。物质鼓励的效用是明显的,但也是短命的,更可怕的是由它造出来的只能是一个肤浅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