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家庭教育 > 行为习惯
用内心的满足调动积极
2001-08-23    

字体大小:

  对内在精神满足的追求是成功最持久的动力,和孩子们这样讲当然很抽象。但一个真正对孩子负责的父母,应该在孩子可以理解的范畴内,尽量用内在的满足来鼓励孩子的努力,而避免用物质的引诱。

  听朋友开玩笑:"我对儿子说:如果你能考上重点大学就可以给你买一辆最好的摩托车,若能考上清华、北大就给你买一部汽车。"这很可能是说着玩的,但对孩子开玩笑时要当心,孩子会信以为真。这样做的失策之处,并非只是误导孩子相信以为会得到所许诺的奖品,而更多的是将孩子的行为与外在的物质满足或名誉挂上了沟。

  激励孩子有许多方法,例如让孩子吃好饭,将来能长得高大健壮,这是最本源不过的事。孩子尤其是男孩从小就崇拜高大英武的骑士型男性,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有如此健壮的身材。家长点到为止,这种激发的效果是再大不过的了。然而偏偏有家长尚嫌力量不够,除此之外还要加上更多的诱惑。例如:"使劲吃,长到1米8就给你买一部最豪华的皇冠车。"孩子原来并没有多想,此时却被激出了欲望。一部车是小,孩子的动力基础是大,如果如此套行,将孩子的动力目标都奠定在为了换取物质的享受上,即使这一激发成功了,孩子的人生基石也遭到了腐蚀,当他努力成功得到了所企盼的一切物质的乃至荣誉的追求后,剩下的是什么呢?空虚与迷茫。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妨也问一问自己的人生目标,检查一下自己的人生感受。是什么能够不断激励我们去奋斗,是什么能够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尤其在今天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形成,人人向"上",个个恐慌,我们很容易将自己的急躁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传染给下一代。这实际上是十分危险的。当我们用物质去指引孩子时,他们最终会走向何方?既便幸运地达到了目标,获得了梦想中的财富,是否真的就幸福了呢?何况大部分人在物质上难以如愿以偿,他们又会怎样?说起来这是很"玄虚"的论调,事实上却很现实。在物质上成功的究竟是少数,今天如此,将来也是如此,孩子们需要有物质以外的生活支点使人生充实起来。如果父母用深刻自省后的认识与教育孩子的实践接合起来,恐怕就会得到不同的结合起来,恐怕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运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只有在内在精神的满足的平衡下,一个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最持久的潜力。不要害了孩子吧,用那些奢华,风光来引诱他们,让他们看不到生命的淳朴的本来意义,看不到内心最宝贵的追求是什么。物质鼓励的效用是明显的,但也是短命的,更可怕的是由它造出来的只能是一个肤浅的人。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