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农村基教
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偏差透视:只追求主课分数
2011-02-17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在中小学诸门课程当中,有这样几门课常常被人为地划到所谓的“副课”当中,比如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其中历史、地理、生物在某些地区或学校被叫做“小三课”。这样的划分或叫法,折射出除语文、数学、外语和物理、化学这些所谓的“主课”外,其余诸课均被轻视的怪现象。

  “副课”何以就成了副课

  众所周知,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主次之分,各门课程同等重要,地位平等。但是在很多地区、很多学校,情形却发生了变化。

  有的学校压缩了音体美、史地生政的课时,甚至干脆不开设某一门或几门课。更有甚者,某些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强制性占用这些他们认为不重要的课。笔者曾任教的学校及周围几所学校,都存在这种现象。

  音乐老师在乡下是稀缺资源。笔者曾任教的中学就因为没有音乐老师而不开音乐课,每逢上级来检查时,就从其他学校借一位音乐老师来上两节课。有时候从小学借,有时候从幼儿园借。记得有一次从幼儿园借来的老师,教学生唱的歌竟然是《数鸭子》。

  体育课的状况稍好,但是课堂质量就不敢恭维了。除了整队、跑步、解散、自由活动之外,其他内容很少见到,所以学生们管体育课叫做“放羊课”。

  至于美术课,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上一幅画,让学生们照葫芦画瓢,就算是一堂课了,什么国画、素描、水粉、写生等,学生们都不曾见识过。

  历史课、政治课、地理课、生物课、书法课、实践课由语文、数学或其他主课老师兼任是比较通行的做法,而且一般人还得不到这份“美差”,因为主课老师兼任这些科目会拿到一笔不菲的课时费。可以说,这些课在农村中小学很少由专业老师来讲授,大都是非专业老师在兼任。虽然有的兼任老师的确把课上得很好,但大多数老师因为是非专业出身,不可能对这些课有深入研究。

  转变思想,摒弃“副课”提法

  一些学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这样一种上“副课”的模式:前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们在书上划出课后习题的答案,之后学生们自己看书或背诵答案,老师则坐在讲台上批改作业或看报纸杂志。这种上课模式,或许考试成绩还说得过去,但大都是死记硬背答案,学生真正理解了多少并没有人知道。

  如果说上个世纪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师资力量还不够雄厚,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现在的学校如果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就实在不应该了。但是笔者调查发现,仍然有学校在继续这种错误的做法。

  今天的农村地区,一些学校在教师、器材、场地、设施均配备到位的情况下仍然会发生“副课”开不全,甚至被挤占的情况。这就亟须我们的学校、家长乃至社会,从思想上扭转原来的错误观念。

  首先,要摒弃“主课”与“副课”的提法。不管语数外,还是音体美,都是素质教育新课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其次,这些课都要由专业的老师来上,而且不可以用任何理由挪用或挤占。再其次,为防止有些老师混课堂,学校应加大检查力度,制订监督措施。最后,一部分学生和家长的观念也需要转变。让学生们把每一门课都当作“主课”来上,也是相当重要的。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温家宝: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