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无疑是近十年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推行最为有力的教育政策之一,也是教育界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面对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基础教育的实践中,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阻力。
人们不禁要问,是教育界执行不力?还是因为受到来自公众的强大压力因而在实践中举步维艰?除了诸多学者已经分析的种种原因之外,我认为,素质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坚持整体推进的策略,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值得注意。
首先,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它涉及到千万个家庭最为关注的子女教育和前途问题,涉及到广泛的公众利益。既然如此,素质教育的推行就不应当只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务,而应当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并不是纯粹的教育问题,至少不完全是单靠学校和教师就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指责学校和教师热衷于“应试教育”,不仅是不公平的,也是无济于事的。
其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尽管充分注意到了对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培训,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没有充分顾及到对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担负重要责任的领导的培训,更没有重视对家长等相关利益群体的宣传和影响,从而导致教育界以外人士对素质教育的不理解甚至曲解和误解。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项重大的教育改革如果得不到家长和公众的有效支持,或者付出高昂的代价,或者会流于形式。这是发达国家二战后历次教育改革所充分证明了的经验教训。
第三,在基础教育的实践中,素质教育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教育教学原则,而是一项面向全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基本政策,因此,它首先应当体现在各项教育制度的设计理念上,反映在相关的教育体制上。只有在这些基本的条件完全具备的情况下,要求中小学教师把这样一项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贯彻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才能够取得实际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