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近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区域推进”为主题,对来自全国30个省份的地县教育局长以无记名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收回的246份有效问卷中,包括79位地市教育局长和167位县市教育局长,他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或许能为我们破解素质教育的实施困境提供一些启示。
【话题一】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最大阻力来自社会和家长
数据:在影响各地推进素质教育的众多因素中,社会和家长因素受到了教育局长们的特别关注。36.97%的教育局长感到,当地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大阻力往往来自社会;另有29.43%的教育局长认为最大阻力来自家长。
点评: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和家长对各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影响不可低估,有些地方党政领导包括教育主管部门本身,在当地素质教育的推进中未能发挥积极作用,甚至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阻力;在少数地县,学校及教师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如何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重要话题。
缺乏现代教育理念是主要制约因素
数据:48.02%的教育局长认为,制约当地有效推进素质教育最主要的因素是“现代教育理念缺乏,人才观、质量观和政绩观偏失”,15.57%的教育局长深感“经费保障不足,投入体制偏失”,11.48%的教育局长对“未形成育人合力,未能构建好教育系统工程”最为忧虑,视其为制约当地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因素。部分教育局长极为重视“政府行为”,期望政府加强统筹协调和督导,推动当地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落后的自然条件及地域文化传统”等,只对个别地县有效推进素质教育产生首要制约作用。
点评: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政绩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先导性因素。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是最大难题
数据:78.33%的地县教育局长将“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视为推进素质教育遇到的最大难题和最佳突破口。在现有考试评价体系下推进素质教育,74.38%的教育局长认为理论上可行,操作难度大,19.01%的教育局长认为根本不可行。
点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有效实施至关重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很多局长表示,考试评价的指挥棒不变,素质教育无法深入推进,必须在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上有所作为。
多数地区推进素质教育有成效
数据:有72.57%的地区,包括西部多数地区,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甚至是“显著成效”。
点评:推进素质教育各地差异较大,仍有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部分地县的教育局长表示,尽管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成效甚微”,其中西部的个别地区甚至未见成效。
绝大多数教育局长对素质教育有信心
数据:96.72%的教育局长对今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区域推进“充满信心”或“有一定信心”,坚信“必有更大成效”或“总会有成效”。
点评:只有极少数教育局长对今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区域推进“不抱希望”,认为“难有成效”。对此,值得认真反思,尤其应弄清素质教育的推进究竟难在何处,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话题二】实施素质教育德育为先
多数教育局长认同德育工作实效
数据:76.73%的教育局长认同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和灵魂地位,另外有11.02%的局长和13.47%的局长认为德育比较重要或者与智育同等重要。42.21%的教育局长对本地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问题给予“比较强”的评价,九成以上局长认为中央8号文件的实施对本地区中小学德育有促进作用。
点评:多数教育局长对本地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整体状况,对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肯定态度。另外一些教育局长对当前的德育工作、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评价不高,也暴露出对德育本身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学校德育本身需要检省
数据:24.08%和13.06%的教育局长把“学校德育本身需要检省,在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及评价方面需要认真研究”和“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两种因素列为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领导不重视,政策指导不到位,文化市场和音像、网络等大众媒体中存在的不健康内容及社会不正之风的负面影响以及经费保障不足,位列其次。
点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学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教育界应从自我抓起,认真检省学校德育在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及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对策。
社会压力影响素质教育整体推进
数据:以加强德育作为突破口来实现区域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40.82%的教育局长认为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社会对学校长期形成的升学率高期待值难以应对”,34.69%的教育局长认为“社会、家庭、学校的合力难以形成”,另有19.18%的教育局长认为“符合时代和国家民族发展需要的现代德育观念很难明确,难以树立”。
点评:目前,社会舆论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教育改革必须是在充分调研、充分考虑社会文化的基础上慎重而行。学校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将先进理念落实于教育实践,在引领社会良性发展和先进文化建设方面作出贡献。
【话题三】课改是素质教育核心环节
九成教育局长认定新课改目标能实现
数据:70.49%和12.82%的地市教育局长认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整体方案基本符合或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一数字在县市教育局长中是80.84%和15.57%。55.7%的地市教育局长认为,创造一定条件,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可以实现,34.18%认为可以部分实现。
点评:各地教育局长基本认可新课程的理念、基本目标以及内容,说明新课程改革与我国教育方针一致,符合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多数教育局长承认现实与课改要求有差距
数据:分别有69.62%和80.73%的地市局长、县市教育局长认为当地的课程实施现有条件与新课程改革要求有一定差距和差距很大。57%和66%的地市教育局长、县市教育局长认为当地有较少和很少的中小学能根据本地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等条件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92.41%的地市教育局长认为城乡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存在一定差距和差距很大,在县市教育局长中,这一数字是80.12%。
点评:地市级辖区内的城镇学校较多,县市级辖区内农村学校较多。城镇学校在经费、师资水平、教学设备等方面都要优于农村学校,新课程实施条件相对较好。但是,即便如此,全国仍然有2/3以上的学校不具备实施新课程的条件,这从各地中小学开设校本课程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出来。因此,国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等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考试制度成推进素质教育最大障碍
数据:有超过半数的地市教育局长和接近半数的县市教育局长认为,中、高考制度是影响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最重要因素。
点评:目前高考制度改革滞后于课程改革,一些最先进入新课程实验区学校的学生在中考或者高考中吃了亏。教育局长们认为,中、高考制度改革不到位,新课程就难以推进。
教师最需改进方法领会新课程理念
数据:作为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因素,师资水平仅次于中、高考制度被排在第二位。只有43%左右的教育局长认为当地中小学教师能够适应新课程,而教师最需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加强对新课程核心理念的领会。半数左右的教育局长认为当地中小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得到有效指导,新课程师资培训的效果比较好,另一半教育局长持相反观点。
点评: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最直接的执行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新课程实施的效果。目前的师资水平不尽如人意,师资培训虽然初见成效,但是还不足以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撰稿:于建福 从春侠 杨艳玲 于京天 许杰)
【声音】
高考满足一部分学生和家长的需要,而国民素质则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的后劲。轻重缓急如何取舍,是社会、学校如何认识素质教育,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如何评价素质教育的难点所在。——河南省新乡市教育局 王新年
评价制度改革了,其他方面诸如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等等,就会迎刃而解,推进素质教育就会畅通了。——河北省唐山市机车车辆厂小学 尚文宇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管是教什么的,都要建立起素质教育理念并将之贯穿到教学活动当中去;作为基层的教育管理者,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因此,需要社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这个目标才可望实现。——湖北省长江大学信息与数学学院 宋慧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