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把扫除剩余青壮年文盲工作做好——扫盲教育基本课程教材序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
扫除文盲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国策之一,也是提高全民族受教育水平、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扫盲教育为学习者提供的综合性基础教育,是社会成员在当今社会生存、生活及发展所必需的最低受教育要求。做好扫盲教育工作,对于提高人口素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与支持下,我国的扫盲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 文盲人口大幅度减少。进入21世纪后,我国实施了“两基”攻坚计划,更多的人得以脱盲。这标志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基本达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规定的扫盲基本标准。富有成效的扫盲教育不仅有效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扫盲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比如,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给扫盲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已经脱盲的学员也面临着继续学习、进一步巩固提高的问题,社会对扫盲教育的需求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这些都对扫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家扫盲教育基本课程及其配套教材的编写也因此应运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