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如何让教师流动更加有序
2012-02-08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字体大小:

  师资均衡是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2011年,江苏省海安县将县域义务教育阶段的873名教师进行重新洗牌和配置,其中71.8%的教师流动到新单位。这一举措既有效提高了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又完善了优质学校的师资结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如何让教师流动走得更远,让更多的地区尝到教师流动的甜头呢?

  公开、公正、公平的程序促使教师流动迈出坚实步伐。教师流动是教师资源的重新配置,涉及到各方的切身利益。教师流动的目的在于合理配置师资,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从而推动教育乃至社会的公平与和谐。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就要保证教师流动这一过程本身应当是合理公正、公平有序的。首先要制定科学的流动方案,在相应的范围内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并据此完善流动方案;然后严格依照方案,在多方监督下,通过公开、公正的程序推进教师流动。如江苏省海安县首先按照专业素养考试及综合素质评价得到的综合分数,对教师进行排序,然后在纪检、监察和人事部门与社会各界代表的参与和监督下,利用电脑程序现场随机配置,决定教师分配到哪个学校。

推荐专题>>教育部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新闻发布会报道
推荐内容>>教育部启动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推荐内容>>教育部力争在5年内集中培训30万农村幼儿教师
推荐内容>>北京市未来五年将建幼儿教师特色培训基地20个

  积极的人文关怀和完善的配套政策让教师流动得更健康。教师流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流动的目的不是流动,而是实现师资的有效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发挥优质师资的潜能。当教师流动到新的学校之后,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事、新的学生,特别是从“优质学校”流动到“薄弱学校”的教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加上因流动可能带来的后顾之忧,包括福利待遇、交通住宿、孩子就学等等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关怀,帮助流动教师尽快适应新的教学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流动教师全力以赴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此外,还需要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提高流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职称评审、评优选优等方面给予优先。如海安县为使流动教师安心教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认识,认识到教师流动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制定海安县教师定期流动工作制度,确保教师流动的科学化发展。

  填谷扬峰的流动理念促进教师合理流动。教师流动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实现师资的均衡配置。通过师资的均衡配置,使优质学校更优质,使薄弱学校也能迎头赶上。如江苏海安县的优质学校也尝到了甜头,实验小学曾长期存在生师比大、教师负担过重、个别学科师资短缺等问题。此次均衡配置后,该校有99名教师配置到其他学校,从其他学校新配置来122名教师,增加了23名,音体美教师紧张的情况得到了缓解。(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新翠、李协京)

推荐内容>>教育部负责人就教师专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答问
推荐内容>>专家解读:教师专业标准的意义与作用
推荐内容>>教育政策法规检索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件  >>师范教育专栏
推荐专栏>>师范教育教师新闻 海外情况 民办教师 高师教育 师教研究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高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师“流动不流泪”需要制度后盾
· 教师流动,缩小校际差距
· 流动,不是流几位教师就完事
· 教师流动“低就”必须“高配”
· 教师流动是消除择校的一剂良药
· 山西晋中:合理分配教师流动电脑配位
· 促教育均衡 沈阳拟定校长、教师“6年一换岗”
· 教育时评:教师流动将结束择校乱收费
· 教育时评:“教师流动”是有益尝试
· 教师交流研讨会:教师流动要合理规划科学有序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