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与教育要紧密配合。陶行知说,“教育上还有个最不幸的事情,这事就是教育与训育分家”。针对当时学校里德育和各学科教育相分离的现象,陶行知认为这种现象,实际上就是把教育看作知识范围以内的事,训育看作品行范围以内的事。这种现象的背后,主要是受知识学习和品行修养是“受不同的原理支配的”观念的影响。这导致学校之内“教知识的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不学无术”。这对实现学校德育的目标,养成学生良好的品格是不利的。陶行知呼吁要打破学校德育与教育的分离,认真地研究出“知识品行合一”的办法来。而且“全体教职员都有这个责任”,也就是都有责任和义务来指导学生道德品格的修养。教育者要在具体的“事”上去指导学生修养他们的品格。因为道德不是超越时空的,是在具体的时空中的适宜行为、做恰当的“事”。因此,事应当怎样做,学生就应当怎样修养,先生就应当怎样指导。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论中“教学做”合一在训育中的体现。
推荐内容>>斯宾塞:教育需要耐心和同情心
推荐内容>>陶西平:基础教育的价值是育人不是选拔
推荐内容>>专家学者共议基础教育:如何找回孩子快乐童年
今天还有没有德育工作者忘记了德育的本真和目的,而只是“查房间,管请假,记过,发奖品”?学校还存在不存在老师只管讲自己的课而认为学生品行是班主任、德育主任的事?86年过去了,陶行知所讲的学校德育的这三大问题,对我们的学校德育实践仍具有启发意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巧利)
推荐专栏>>教育政策法规检索 >>高等教育专栏
相关专栏>>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职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