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你最操心什么事儿?”
“最担心住在土平房的孩子,他们从家里捎上一周的菜,吃不好,也睡不好,大通铺。”罗晓晴,50岁上下,青海贵德县河阴寄宿校校长。
“现在呢?”
“想都不敢想的热水器也有了。”
“今后呢?”
“东部流行的这教学模式、那教学模式,到底哪个适合我们西部农村的学校。”
这是一个普通教育人过去5年经历的变迁。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教育人的劲儿要拧到哪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路标在哪里?老百姓居家过日子都有谋划,下一个5年,教育的“日子”要怎么过?
下一个5年,要抓住哪些关键点
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就要打七寸。如果要为今后5年教育改革发展拎出几个关键词,会是哪些?
“制定全国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必须准确把握党中央确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说。张力多次参与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重要文件的调研起草工作。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中央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把教育部分的重点摆在了共享发展的位置,但是我们看到,其他四大发展理念也离不开教育,所以,谋划未来教育改革发展,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来统领。”张力进一步解释说,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创新发展中,高校要努力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作出重要贡献;在协调发展中,包括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等四大协调,各级各类教育都应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绿色发展中,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还是全民环境意识的树立,教育系统都责无旁贷;在开放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经济开放的新格局,都对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及相关教育合作提出更多要求;在共享发展中,强调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专门对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新的重大部署。
“如果要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拎出几个关键词,我的体会是:以提高质量为主线,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强法治为保障。”张力说。
有一条脉络越来越清晰,也是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五中全会确定的教育改革发展思路:用多样化教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张力从这一条脉络整理出“十三五”时期的六大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公平永远在路上,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锁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融合发展将成为新常态,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高等教育当务之急是定位定向,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各自领域办出特色;教育信息化依托现有系统,成立成人高校联盟、开放大学联盟、中外合作办学联盟等,形成学习者学分互认转换的制度,畅通终身学习通道;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推向新境界。
在张力看来,“十二五”期间,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取得不少新的进展,但与中央关于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相比,可能还有相当的距离,“十三五”仍将处于教育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
外部改革将为教育事业注入活力
居家过日子,有远景规划,也要有近期规划,教育事业也一样。未来5年,除了要实施“十三五”规划,还存在与教育规划纲要的衔接问题。
“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将是教育规划纲要深化实施阶段,当前教育外部环境发生许多新的变化,比如,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提出,允许社会力量和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治政府的基本定位,是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这些举措都比教育规划纲要前进了一大步,必将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张力举例说,对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实施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正在引入到政府与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关系之中,这是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客观需要,等到所有政府清单列好后,已核准的学校特别是高校章程也要滚动修订。因为不管是基于《高教法》规定,还是教育规划纲要要求,现有大学章程大都是在尚未建立健全清单制度的前提下确定的,以后需要对照清单调整章程的内容。
“全面依法行政的制度配套到位的话,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以及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都将面临新的格局,大家都很期待。”张力说。
未来的改革发展是个递进过程,对过去5年的教育改革发展,张力评价为:量化指标达成率普遍很好,定性举措有些还不到位。这就意味着过去5年沉淀的一些问题依然是“十三五”时期的难点。他举例说,欠发达地区教育是短板,尤其是在中央建档立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的大背景下,贫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短板还要努力来补;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但是剩下的30%要花更大力气;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尚未走出新路;职业教育缺乏足够吸引力;高等教育在毛入学率提高的同时,存在培养质量是否得到社会认可的问题等。
未来要面临哪些挑战
“系统外的工作太多,上面行政单位干个啥,学校就要干个啥,我一天都在外面开会,啥时候让我集中精力抓教学?”罗晓晴不是没有烦恼,他去很多发达地区学习的结论是,自己学校的老师跟人家相比,水准还是不行。
这是一校之长的苦恼,对于整个教育事业来说,未来又会有哪些挑战呢?
“捡最大个儿的来说,一边是教育的普及程度在提高,一边是学校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张力认为,除了高校毕业生存在结构性就业问题,职业教育也存在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各类岗位需求的问题。学校的人才培养,如果没有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仅靠课堂讲授远远不够,还需进一步挖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潜力。
过日子,总会盘算一下口袋里的钱。未来5年,教育的钱袋子会是什么状况?张力提醒,随着全球经济下滑,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经济下行压力不容低估。经济下行意味着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收入减少,意味着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将受到影响。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已在下滑,2012年16.1%,2013年15.27%,2014年14.87%。
“经济下行是需要统筹应对的,未来能否稳定公共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将是很大的挑战。”张力说。另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面临存量改革的问题,这涉及现有公办学校老师的身份属性。“当然,我们希望振动幅度尽可能地小。”张力表示。
在未来5年,会不会形成一些未预计到的、新的热点难点?张力认为,可能会存在一些中央热下面冷的热点难点,也可能存在下面热而宏观政策没有条件照顾到的问题,要看问题是局部还是个别,同时要看社会影响。比如,校园欺凌事件,欧美国家20多年前就作为重要问题来研究对策,当时并没有太多困扰我们,但是现在国内出现多起,社会反响大,也要及时考量。
张力提醒,随着反腐倡廉、反对“四风”的深入,有些干部懒政怠政情绪也值得注意,似乎干得多犯错多,干得少犯错少,不干就不犯错了,因此,对于教育改革,一方面,要克服胡乱改的倾向;另一方面,有些地方还存在不愿改、不会改、不敢改的现象。如何避免这几方面问题,让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一层层、不扭曲地落实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职场教育,任务实在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