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泉州的康同学一直奔波在求职的道路上,他最迫切的梦想,就是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算上最近的一次,他已面试了6家企业,还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报考了事业单位。“有两三家对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我还在看,想等事业单位考后再说。”康同学告诉记者。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招聘岗位数却比往年下降,一增一减使得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在福建省,省内高校和省外高校福建生源毕业生有24.2万,加上中专生,将有超过40多万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总量大,像上述小康同学这样几个月来持续找工作的学生并不少见。
签约率为三成 超去年同期
福建省的就业市场是否也像外地媒体报道的那般“萧条”呢?记者从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了解到,截止5月31日,全省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30.7%,比去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签约率49.6%,本科生签约率32.1%,专科签约率27.3%。
“这个签约率是根据已提交就业协议书统计出来的数据。”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主任郝军解释说,目前只有30.7%的签约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今年的就业形势确实比较严峻,存在供需矛盾;二是不少高职院校毕业生上半年还在实习,要到6月份才能回校提交就业协议;三是众多学生报考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基层服务项目,有些考试未出结果,考生仍在观望;四是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为了规避用人风险,不跟毕业生签约。毕业生出于自身考虑,还在做选择,也未主动找企业签约,这部分不在少数。”郝军表示,到下个月后,就业率会有较大幅度提升,有望与去年就业率持平。
据了解,为进一步促进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接下来我省将对未就业大学生进行信息登记汇总,分别提供给各地市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服务,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去。
多方因素致“史上最难就业”
从数据上看,今年我省大学生就业压力确实大,就业形势也严峻复杂。是什么因素造成“史上最难就业”的呢?郝军表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全国范围来看,今年城镇就业总量有2500万人,缺口1300多万。从我省来看,大中专毕业生有40来万,城镇需就业人员60万,随着一些企业招聘岗位减少,就业压力就增大。“就业岗位的增加,主要靠经济的拉动。如果经济放缓,岗位数自然会相应减少。”郝军说。
另外有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我省工科毕业生减少,文科毕业生增多,社会经济发展中对工科毕业生需求更多,对专业匹配度要求更高,工科生相对更好找到合适的岗位。“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需要一个调整、转变过程,市场对高校也有个适应、反馈过程,因此部分专业毕业生在当前阶段较难就业。此外,一些学生自身素质也没达到用人单位要求,无法顺利就业。”郝军说。
“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很多毕业生不愿到基层一线去,不愿到山区地方就业。基层一线用人数最多,但是毕业生都不大愿意去,求职方向也集中在沿海地区,造成人才区域分布不平衡,加剧就业难题。”郝军表示。
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其实就业难更多表现在结构性失衡上,供需不平衡是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广大毕业生需要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自己的求职期望值。”郝军告诉记者。
事实上,即使是在“史上最难就业季”,仍然有众多企业招不到人,这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出来。从去年11月到现在,我省已举办了69场各类招聘会,15000多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了29.9万个岗位。这些来招聘的企业不少是空手而归。在5月底举行的一场交通运输行业专场招聘会上,山区一家路桥企业要招3个一线施工人员,尽管待遇不差,感兴趣者寥寥无几,整场招聘会下来也就收到两份简历。
一位目前仍在找工作的同学告诉记者,读了十几年的书,花了那么多钱,如果只是去工地当搬运工,那不是白读大学了,肯定想找一个比较过得去的工作。这代表了不少求职者的心态,一些人非公家单位不进、非管理岗位不要、非沿海城市不待,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就业。
对此,郝军也提醒说,毕业生要认清形势,适应现实要求,合理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学生、家长有自己的就业期望值都能理解,但是当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现实差距过大时,就要进行合理调整,使之与现实相吻合,符合就业岗位需求。”郝军认为,大学生到一线岗位去锻炼并没什么不好,很多人也都是从基层岗位做起。
“有新闻报道说大学生毕业回乡养猪、卖烧饼,形成规模,并带动其他人致富,这也是种就业,而且还是高质量就业。”郝军如是表示。
如何高质量就业:先充分就业
对广大毕业生和家长来说,不仅仅是简单就业问题,如何实现高质量就业,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部门关注的问题。
“首先要充分就业,只有先就业才能谈到高质量就业。”郝军认为,这二者并不矛盾。“当自己满意的岗位未出现时,先就业,或者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先就业,完成自身积累后,等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出现后,才能更有竞争力。
其实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总是希望招来的人员能马上使用,不用花费精力去培养,而在实际招聘中,不少企业发现并非如此,一些大学生眼高手低,连一些基本的操作都不会,甚至和人相处都成问题。
“不管怎么样,大学生都要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在专业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学会与人打交道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尽快走上工作岗位,获得企业信任。”郝军说。(本网记者 谢添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