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桂飘香、秋菊争艳的10月,第三期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在南京晓庄学院开班。如今,3个月的集中培训暂告一个段落。晓庄人不愧为陶行知的弟子,他们追求与时代贴得紧、靠得实,与基础教育改革相呼应的培训新理念,注重具有时代感和前瞻性的新内容,使培训真正达到“充电”的目的。
走进新课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骨干教师理应是实施课程改革的排头兵。为此,晓庄学院制订了周密细致的教学计划,带领学员走进新课程。
学院请教育部课程发展研究中心刘坚教授和参加新课程标准研制的专家为学员举办讲座,帮助学员树立教改新理念;组织学员到新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考察,与当地教育局长、教师、学生对话;举办“走进新课程”学术论坛;要求学员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讲课,以验证学员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员从教育理念、课程结构、目标要求及教育评价方面去理解新课程标准,从教学角色、教学行为与教学策略上去适应新课程标准,使学员如获至宝。
引导学员做科研型教师
课题研究是贯穿国家级培训全过程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培训效果的重要体现。晓庄学院着眼于提高学员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在培训中着重抓了以下关键环节:
首先,成立了科研课题导师委员会,要求每位导师提供3至5个研究课题,筛选归类后编成《课题指南》供学员参考。其次,请江苏省教科所专家、教授就科研课题立项的原则与选择的方法、资料的积累以及如何开展科研实验等问题进行讲解,让学员掌握教育科研最基本的方法。再次,发挥学员的主体示范作用,利用学员自身的资源优势,请他们就如何撰写开题报告等向学员现身说法。
课程导师强强组合
为确保培训质量,晓庄学院对各类课程和专题报告的主讲导师进行优选,组成课程导师组。课程导师由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担纲主讲,其他成员则由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熟悉中小学教学实际、能够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副教授和中小学特级教师及教育科研部门的专家组成。
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袁振国为学员作的形势任务报告,台北师范大学吴明清教授作的“中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的报告,使学员大开眼界;全国师德标兵杨瑞清的成长经历,让学员看到了同龄人的高尚情操及奉献精神。
晓庄学院给予学员的新的教育理念、浓厚的科研意识,是插在学员身上的一双翅膀,他们将展翅飞翔于教育改革的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