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寒假的来临,北京的多家民办学校开始了招生攻势。“春季限额招收小学、初中、高一插班生”,“招收学前班30人,小学一年级30人,小学、中学各年级插班生(限量)”……近些天,在京城几张较有影响力的媒体上,民办中小学发布的这些招生广告多次出现。民办中小学春季打出招生牌,这在往年还真不多见。
民办校生源紧张眼下已是一个无须回避的事实。据介绍,自1998年以来,北京的小学生源就出现了逐年递减,递减速度约为8%,连公立学校也面临着撤点并校、调整布局的局面。有条件的公立学校还在酝酿扩招,这势必对民办学校的生源市场构成威胁。为争取生存空间,目前许多民办学校都在跟幼儿园“套近乎”,希望能吸引孩子们日后前去上学。
对于春季招生,一位民办学校的校长说,现在打广告不过是以春季做由头,其实私立校常年都在招插班生。借着寒假,学生和家长可以有较多的时间实地考察学校,了解并且对学校留下深刻印象。为了吸引生源,民办学校在春季招生中重点强调自己的办学特色,有的称自已“高品位、国际化”,有的突出自己的专家办学特色。如正在筹划春季招生的精诚实验小学就推出了一种独家的“强档”优势:所有核心课程都由特级教师主讲;开设“头脑奥林匹克”、思维能力训练等创新课程;入学测试采用游戏形式了解孩子智力、能力发展情况;生活上配备全天候的“精诚妈妈”等,令不少家长和学生注目。不言而喻,学校为此要付出更高的办学成本,但“民办学校要在大城市生存发展,没有特色,离了优质就只能等着被淘汰”。该校校长王国欣说。
北京枫华教育机构侯昕博士认为,在公立教育发达的首善之区,发展时间短的当代民办教育注定要经过风雨的洗礼。今年北京民办校的“马太效应”将表现得更加明显,即好的会更好,差的就更差。北京市民办中小幼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张志义预测,北京按要求适合有20所左右的民办中小学校生存。虽然目前从整体来看发展面临困难和障碍,但曙光在前。经过资源整合与市场选择,优者一定能够胜出,这也脱不开自然的法则。说到底,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商品,其质量和特色永远都是第一位的。敢拿出硬的、真的“货”来的,才能吸引、留住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