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高峰年,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专科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然而,在一所以专科教育为主的民办高校——北京海淀走读大学,虽然1999年至2002年学校毕业生从1000人上升至2500人,但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至99%,在北京市60多所高校中名列前茅。
海大特色受欢迎,毕业生对工作较满意
创办于1984年的海淀走读大学在近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从“借5万元、租小学校舍、聘请退休教师”起步,逐渐发展壮大,18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1万多名毕业生和2万多名短训生,成为拥有2万余名在校生和100多个专业、国家承认学历的北京市重点高等职业院校。
跟踪调查表明,近年来海大79.3%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好”和“比较好”的评价,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工作环境、待遇、升迁、发展等方面综合满意度也达75%以上。该校毕业生以“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快、实用本领多、作风扎实肯干”的海大特色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海大也形成了相对稳定、日益扩大的毕业生需求客户群。
作为衡量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变“有什么教师办什么专业”为“社会需要什么学校办什么专业”
海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贯彻了就业优先的指导方针与管理目标,即:以能不能保障就业、是否有利于就业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就业是必须优先保障的目标。在专业设置与管理上,有就业需要是开办专业的前提,学校变“有什么教师办什么专业”为“社会需要什么学校办什么专业”,学校的办学方向跟着就业市场走,紧密围绕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并根据就业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格局。
为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学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专业设置论证制度。学校研究室的一项专门工作就是研究北京地区就业需求,收集各学校专业信息,规划学校专业发展。
为了把握就业趋势,海大注意提高专业设置的预见性,走在“需求”的前面。学校从首都经济走向来把握北京市就业趋势,从1996年起先后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字通讯等紧跟科技产业发展前沿的专业。现在学校1/3专业是高新科技专业。许多专业由于开办早,不仅好就业,而且抢先占领了市场;学校密切关注发达国家与国内发达地区职业发展变化,从而预见北京未来就业趋势。比如,通过对美国、香港服务业从传统行业到现代领域的演变调研,先后开设了注册会计师、税收代理、物业管理等一系列新专业,很好适应了北京发展现代化服务业的需要。
就业工作模式适合校情,职业指导全程开展
海大建立了适合校情的就业工作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学校构建了校、院、班三级塔型管理体系,分工不同,各有侧重,但重心在下。在班一级普遍设立了专职班主任。班主任对学生就业的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积极指导,开展推荐服务,办理就业手续,并成为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之间快速联系的渠道,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与利用率。校、院二级就业办得以摆脱事务性工作,集中精力抓管理、抓就业信息收集,抓稳定客户源建设。
学校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职业指导。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教学的必要内容,是更广意义上的就业指导。海大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着手职业指导,并贯穿学生3年学习的全过程。学校除了课堂教学外,还通过职业调研、岗上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海大还从机制入手,实施了一系列保障就业优先的管理措施。如,实现招生计划与就业情况挂钩制度;以就业作为重要指标来考核干部、评定职工奖金等。在海大,一个专业就业好不好直接涉及该专业管理人员、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由此形成了全员重就业、保就业的良好氛围。学校各专业普遍成立了由行业专家、用人单位、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课程实行动态管理的机制使学校的教学课程、专业方向始终与社会用人需求相一致,避免了学校教育教学与就业需求脱节的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