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市民办高校工作会上,又有15所民办高校从市教委领导手中接过红彤彤的办学合格证书。至此,北京地区合格的民办高校已经达到39所,占民办高校总数的45.3%。
以评促管 力度加大
北京市从2001年起对民办高校进行评估,首批共评出24所合格学校。2002年底,又对提出复评申请的16所学校进行复评,结果认定15所高校符合评估要求。据悉,全市今年大约还有53所学校继续参加复评。北京市教委希望通过评估,能够真正促进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教学条件,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参加2002年复评学校的面貌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多数学校加强了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16所申请复评的学校中,有7所迁入了新校园。复评合格的学校都十分注意按照评估指标体系的标准加强管理,规范办学,纠正了违规的办学行为,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一些学校注意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类型等方面深入探索,逐步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多数学校十分重视管理队伍及教师队伍的建设,一些学校进行了领导班子调整,进一步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素质,为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利用优势 办出特色
北京具有极其丰富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著名高校云集。在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高校中,北京有20所,约占全国的1/5。高校教师资源极为丰富,公办高校离退休的专家教授逐年增多。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首都的区位优势更增强了北京民办高校的吸引力。
北京民办高等教育起步早,相应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力量办学的有关法规、政策和规定,较早地开始了民办高校的规范管理;1993年,15所学校在全国率先开始了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工作;从1996年至1998年,开始进行民办高校管理水平综合评估,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北京民办高校已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模式和具有竞争力的运行机制。许多学校突破经院的、学科的思维局限,利用独立经营、自主办学的有利条件,逐步形成经营灵活、适应市场的办学模式,课程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在管理体制上,多数学校实行董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其突出特点是由经营管理、学术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和社会人士组成董事会(理事会),对学校的长远规划、发展战略、经费筹集、财政预算、校长任命等重大的事项进行经营决策。许多学校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如: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快速决策机制、自主办学与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引进人才的自主聘任机制、自筹资金的资本运作机制、按劳分配的激励机制、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等。
多管齐下 打造品牌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张国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市民办高校今后工作的思路是:继续推进民办高校的评估工作,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树立首都民办高校的优良品牌,重铸首都民办高校的良好形象。
要采用多种形式树立一批办学规范、有信誉、重质量的学校典型,支持探索与创新。通过评估,进一步促进学校明确定位与发展道路,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学质量、办学条件、管理水平等情况,对学校进行分类指导。行政管理应服务于民办高校的发展,通过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工作,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使民办高等教育能迈出更大步伐。
支持中介机构在办学资质评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学校资产评估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逐步建立政府指导性管理、学校自主管理、行业自律性管理相结合的、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教育教学服务体系,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和评估监督体系。
积极引导和鼓励校际联合、合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开拓民办高校的投资渠道,形成个人或企业投资、捐款,教育贷款,学生缴费等多种投资渠道,对办学质量高、信誉好的学校,逐步给予一定的政府资助。不断开拓新途径,解决民办高校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目前,北京的民办高校发展已逐渐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在北京65所民办高校中(不包括函授类、部分职业培训类以及艺术类等专业性或行业性较特殊的学校),在校生在一万名以上的学校3所;在校生在5000名以上的学校8所;在校生在1000名以下的学校34所;在校生在300名以下的学校11所。从2002年招生的情况看,不少学校的规模正处于剧烈变动之中。在65所民办高校中,招生数超过1000人的学校共21所,其中12所学校招生数与在校生数的比例超过50%;招生超过3000人的学校共7所,其中6所学校的招生数超过在校生数的50%。另外,还有30所学校招生少于500人,学校继续发展困难较大。一些学校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学校的生存受到巨大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