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任华中科大学术委员会主任)
人物简介:杨叔子,1933年9月出生于江西湖口,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倡导在我国高校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国内外产生强烈反响,应邀在清华、浙大等国内约百余所院校举办人文讲座300余场,吸引了30余万人次的听众,众多媒体称其为掀起中国高校“人文风暴”的第一人。
满头银发的杨叔子已至古稀之年,昨日身着洁白的长袖衬衫,显得格外清瘦俊朗,慈眉秀目的外表和蔼可亲。昨日杨叔子和其他3位院士一道在学术论坛上做了精彩的演讲。杨叔子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爱国创新人才》为题做演讲,在西南交通大学再次掀起了“人文风暴”。昨日是他第三次到此做报告。
很谦虚:向西南交大学习
被称为华中科技大学“永远的校长”的杨叔子昨日来到会场,很谦虚说来此是为了学习:“今天来这儿有三重原因,一是祝贺西南交通大学115周年校庆,二是感谢西南交通大学对我的邀请,三是学习,西南交通大学立足实际,突出办学特色,为培养爱国创新人才作出贡献,值得我学习。”
很个性:当他的博士生要背《老子》《论语》
从1995年秋到1998年,教育部启动在全国的大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推广试点工作,并成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协调组”,杨叔子任组长。1998年,试点结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正式向全国高校推开,并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从该委员会成立至今,主任委员一职由杨叔子担任。
与此同时,对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杨叔子也从自身做起。1997年他就开始要求博士生必须会背《老子》和《论语》前七章,不背不接受论文答辩。面对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杨叔子则认为,文化素质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可能立竿见影,但在未来就能看到巨大效果。近十几年来,在杨叔子倡导下的高校素质教育,最满意的学校有没有?他昨日透露,清华大学在文化组织教育方面做得很不错,由此也证明了自己倡导的方法是对的。
很幽默:称妇女应“维权”希望女教师多提问
论坛进行到最后环节,已经持续了三个多小时,西南交大师生们意犹未尽,提问环节非常踊跃,院士们也耐心作答。前面5位提问的师生均为男士。杨叔子借机建议:“妇女应维护自己的权益,希望有女同志提问。”在他的鼓励下,西南交大土木学院一位年轻女教师鼓起勇气举手提问,她请教杨叔子:“对于年轻教师,应该向哪个方向努力?”“自作自受。”他的幽默又引发了一阵欢笑和掌声。“你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和我当年所处的时代不同,没有代沟不正常,有代沟才正常,有代沟不能有鸿沟。我们共同拥有的目标,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杨叔子的慷慨陈词再次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他语气坚定,声音洪亮地说:“确定目标,走自己该走的路,目标就是实现你这个妇女自己的价值!”走出会场的过程中,他还专程踱步到该女教师面前,同她握手以示鼓励。
场下发声:高校要改革但要符合中国实际
在论坛结束时,成都晚报记者就南科大改革的争论采访了杨叔子,他表示:“鼓励高校改革,但是要在符合国家的实际情况下去探索。并且使用积极的、稳固的方式探索。”同时他强调,“按照香港科技大学一模一样办大学不可能,因为深圳不是香港。(记者 田芳 谢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