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人物
大器晚成的数学明星:张益唐
2013-10-11    中国数学资源网

字体大小:

  在数学界许多人在青年时代就做出巨大的成就,如数学天才欧拉、高斯、埃尔德什、佩雷尔曼、陶哲轩等;但也有一些数学家因经历坎坷而大器晚成,下面就介绍近年来颇有成就的一位明星:张益唐。

  张益唐

 

  今年58岁的张益唐出生在中国北京,祖籍浙江平湖。197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后在中国数论专家潘承彪教授的指导下攻读硕士学位。1985年,张益唐到了美国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被称作代数几何领域最难攻破的雅克比猜想。

  张益唐1992年拿到博士学位后,由于找不到学术工作,为了糊口,他只好干起各种杂活,如临时会计、餐馆帮手、送外卖等。在四处漂泊、生活艰辛的日子里,他仍继续探究数学问题。1999年后,张益唐到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做助教、讲师。虽然教学工作量比较大,而且比起研究系列的教授、副教授的工资性价比低很多,但能回学校做研究已让他非常满足。

  素数是指只能被自身和1整除的正整数,两个相差为2的素数即“孪生素数”,例如(3,5)、(5,7)、(11,13)、(17,19)等。100以内有8个孪生素数对;501到600间只有两对。随着数的变大,可以观察到的孪生素数对越来越少。那会不会有一天再也找不到新的孪生素数对呢?1849年,法国数学家阿尔方-波利尼亚克提出了“波利尼亚克猜想”:对所有自然数k,存在无穷多个素数对(p,p+2k)。k等于1时就是孪生素数猜想。

  1900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将黎曼猜想及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一起列入了他那著名的23个数学问题中的第八问题。许多人认为孪生素数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是紧密相关的,其证明难度也相仿。

  2013年5月14日,英国《自然》杂志在线报道张益唐证明了“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尽管从2到7000万是一段很大的距离,报道还是称其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随即这一研究被认为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一终极数论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甚至有人认为其对学界的影响将超过陈景润的“1+2”证明。美国《纽约时报》也对此事作了报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成名后的张益唐仍像过去一样低调淡定。他说:“我的心很平静。我不大关心金钱和荣誉,我喜欢静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学术界,大器晚成者不在少数,然而,年近六旬还是一个普通讲师的却不多见。为此,当《自然》杂志在线在宣布张益唐敲开了“一个数学界的重大猜想大门”时,人们难以相信一个取得成就堪比陈景润的人居然是一个在美国不知名大学任教的“讲师”。

  “这是一个有历史性突破的重要工作,文章漂亮极了。”纯粹数学领域最著名的刊物《数学年刊》审稿人、解析数论专家亨里克?艾温尼科如是评价张益唐的论文“素数间的有界距离”。中国数学家王元院士认为,张益唐有高尚的品德和魅力,他真正做到了淡泊名利,几十年里默默耕耘,始终关注着大问题的进展,时刻想着攻克大难题,终于在今年第一次成功证明弱版本的孪生素数猜想。
(作者:杜文龙 东南大学博士生)

推荐内容>>大器晚成的数学明星:特雷特曼   专栏>>教育人物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大器晚成的数学明星:特雷特曼
· 华人科学家张益唐获瑞典皇家科学院罗夫·肖克奖
· 人民日报:张益唐神话告诉我们什么
· 华人数学家张益唐首次证明存在无穷多素数对
· 华人数学家张益唐获得2014麦克阿瑟“天才奖”
· 北京大学校友张益唐获2014年科尔数论奖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