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尊师重教,全面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已经提上日程。本版近期约请专家、学者就如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敬请关注。
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促使我们再次思考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性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完整理解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涵
在世纪之交,我国政府适时提出了师范教育的重大改革,以“教师教育”这一新范畴涵盖原有的“师范教育”概念。这是清醒认识和正视教师职业特殊性和培养特点的表现,具有战略意义。教师的培养不止于职前师范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终其一生的职业生涯中不断进行职场锤炼。在全球性的主张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潮流中,我国倡导的高学历化、综合性以及职前职后一体化无疑是正确的,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必然。
但是对教师职业专业化内涵一定要有完整的理解,尤其是它的核心精神和灵魂不能丢失。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正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了立德树人的素质及其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灵魂和核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师形象和工作的期待一直以学高、身正的双重要求为主脉,始终以正己而后可正人为信念。这一深厚的教育文化精髓与发轫于当代西方的教师专业化思潮相比,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意趣。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是日复一日在课堂、教室、校园里展开的,通过和孩子的交往体现出来。教师和学生交往的长度、频度,以及学生特定身心年龄阶段的易感性特征,使教师的德行、人格素质格外重要。
它们不仅在外显言行上为学生所模仿、尊从,而且会内在地、由内向外自然地投射出来,无形地持存,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在其所有的教学、教养工作中。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旨在改变传统的课程功能观,期望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到学习的方法,培养起对知识的热爱,并形成应有的价值观和态度。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能够敏感于本学科内容中蕴含的价值观资源,把它们发掘并艺术地呈现出来,使知识学习与价值观影响整合在一起。同时,现代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体现的职业角色已经大大扩展,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提问者、辅导者,同时也是聆听者、欣赏者、关怀者,是学生的伙伴、照顾者、引导者和榜样。教师在学生面前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自然携带并传递着不同的价值观,这种镶嵌在知识事实和学校生活过程中的价值观影响,决不是诉诸课程文本和简单的道理即可实现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对教师自身的德行操守和人格魅力有内在的、必然的期待和要求,这是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
尤其是我们正在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支持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不仅是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其积极的生活态度、热爱学习的情感、成长动机和健康的价值观。教师能否在上述方面影响学生,这将成为新的时代要求,并被日益凸现出来。
高素质的教师是指教师有精良的专业素质,教师职业所需的专业是特殊的复合型专业。我们不能把教师的专业仅理解为所教授学科的专业,教育学科显然也属于教师专业的范畴,教师在这两方面的专业素养都需要提高。
现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困难,除社会大环境、评价制度及教育体制方面的原因外,还与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陈旧、有效教学能力不足有关。上述双重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善于抓住不同学科课程的主干知识、核心知识、活性高的知识进行教学,方法多样、有趣味、少而精,且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解放学生的时间、双手和大脑,使他们不仅学业成就提高,而且发展均衡。有的学校和教师以考定学,考什么,学什么,搞题海战术,机械训练过度,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潜能,导致“惰性”知识充斥,人文、社会经验贫瘠,身心发育不良,创造力低下,情感意志和性格方面问题良多。
因此,如果我们对专业化理解偏狭,甚至盲目追求以文凭为标志的高学历,不顾专业的学以致用,片面认识高学科性,淡漠教育素养,特别是人文精神的涵养,教师专业化建设将会走上歧途。
着力探索、改进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模式
随着世纪之交教师教育的转型,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已经刺激和带动了教师培养、培训模式的调整、革新。但总体看,师范院校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成效滞后于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除受制于经费投入、培训资源外,更加合理的培训体系、更加规范的培训市场、更加适切的培训方式也都有待改进和完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和培训,加大对师范教育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现行师范院校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在内的课程结构,需要进一步加强上述三大板块之间的互动和融通,避免线性的、串联式的课程形态,而且三个方面应力求保持平衡。
培植教师专业意识、感情和信念应贯穿于教师培养的全过程,不能等到学科专业学习结束后才安排教育类课程,更不能把教育类课程过分知识化、学科体系化。现行的师范生实习方式必须尽快改变,到中小学实习应尽早安排,把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经验尽可能地融入教师的职前教育中去。到基层、到农村的支教实习、顶岗实习也是很好的培养措施。对师范生教职学科的专业学习,应当转向服务于中小学教学、教育工作的培养模式,不能盲目追求大学化的专业设置及其学科标准。其实,走向高学历、综合化培养教师的本意和旨趣主要在于希冀未来的教师有较丰富、宽阔的知识背景,对学科及其前沿有敏感,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有一定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以使他们有持续发展的有力基础。面向中小学教学的教师需要特定的学科素养,现行师范院校专业学科的课程体系及设置需要调整、完善,它应包括:了解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学科历史、学科方法论、学科的社会功能及其伦理标准;对本学科高度热爱的情感、信念;熟悉中小学该学科课程的知识及其教学法;具有与中小学生沟通的知识与能力,等等。享誉世界的乌克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生前常对他所在的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说,你们一定要懂得,你不是教物理,你是教人学物理。这一说法通俗而深刻,它清晰地区分了学科专家与学科教师的职业工作特性及其不同要求。
除了课程体系、设置的调整外,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还在于必须大力更新教师培养、培训的教与学的方法。长期延续的重分割性学科、重知识体系、重传授和记忆与纸质考评为主的学习方式,应当转向更多采用问题为本的学习,转向参与式、研究性学习,更多地进行真实情境学习,特别是服务性学习。如果我们的职前教师和在岗教师仍然以灌输与记忆学习、应试性学习为主,缺乏问题意识,缺乏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缺少口头表达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不善于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那么,在走向实施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校,他们将无法胜任工作。
我国教师队伍总量庞大,至2006年底,全国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已达1043.8万人,其中县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教师占81.7%。这一具体现实的国情,对实施有效培训是一个极大的难题和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发挥远程教育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建设好教师专业学习的网站,还要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切实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教师培训的道路。
依靠教育科学,大力提倡旨在改善教育工作的教育研究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进一步依靠教育科学,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特别要大力提倡旨在改善教育工作的教育研究。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从一开始就与人类师范教育相生相伴、相互彰显。在西方,最早的师范学校都是当时形成的教育科学转化和应用的直接场所。在中国近代建立起来的高等师范学堂和中等、初等师范,也无不重视传播中外教育科学成果。教育科学中最先积累和发展起来的是关于儿童身心发育的知识,是教育人类学知识,是教学和教养思想与方法的知识。中小学教师从事的日常教学、教养工作,离不开这些最贴近、最实用的教育科学知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情绪科学、认知科学有长足进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脑科学、基因学、神经认知科学知识更新周期进一步加速,已有论断预言,21世纪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即是脑培育。
另一方面,在今天开放的时代、社会变迁加剧的时代,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结进一步增强,教育科学已经发展成为分支学科众多的学科群。因此,也有国外专家将教育学描述为人的学问中科技含量最高的学科。瑞典教育学家胡森等主编的著名的《教育大百科全书》中认为,教育学科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快速发展,其成就已可以与人文社会科学大类中的其他学科相媲美。尽管我们对国内教育科学的发展水平不甚满意,但并不能据此轻视教育科学的重要价值,特别在当前我们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更注重内涵和品质发展时,更需要引导全社会建立对教育科学的信任,引导教师依靠教育科学提高自身的教育工作水平。
由于教师职业是一种综合性很高、需要高度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学习教育科学不应当片面追求学科化和体系化,而应提倡以问题为本,从实际出发,综合学习、运用教育科学知识。长期以来,教育科学是专业研究人员的专利,现在提倡教师研究,并不是要教师为发表论文、争取功名而研究,而是像胡锦涛总书记所希望的,“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中理解当前的教育改革,对教书育人的经验作反思性研究,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对一线教师而言,特别需要提倡旨在改善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研究。此外,教师还需要一定的宽松环境和自由阅读条件,阅读中外教育经典,阅读人文与科技书籍。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来源于勤奋而有创造性的工作,来源于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现在,全社会的教育科学水平还不高,对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缺乏理解,教育观念滞后,造成对教师工作的要求和评价不尽合理,教师的身心负荷过重。全社会一定要认识到,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安于本职、潜心钻研、积累经验,日臻成熟,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人。因此,教育发展特别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精神氛围。
教师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尊师重教仅仅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是不够的,我们急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重新审视教师职业的特性、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社会的评价取向,激发起教师自身内在的成长动力来。
(作者朱小蔓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