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选聘改革近日完成,45名“博导”在新一轮选聘中失去了下一届的招生资格。吉大试图借此契机整饬学术队伍,打破“终身制”。该举措被国内一些高校教师形容为一场“深源地震”。
改革制定了具体的博导量化指标,在激励年轻教员的同时也让校内部分研究人员有了些许担忧,此后将不得不考虑指标和标准而不是按照兴趣去做学术研究。
胡风力(化名)没想到自己会被取消博导资格。2005年吉林大学推行的博导制度改革对胡风力犹如晴天霹雳。对于当初得知这消息时的心情,“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胡风力是吉林大学哲学院的博导。那些了解胡风力的同事、学生都认为他很优秀。“我觉得他不错啊。”胡的学生,吉林大学哲学院一年级博士生王妍对老师的落选也感意外。
吉林大学此次共罢免了45名博导。学校严格执行了重新制定的博导选聘标准,凡是未达标者,一律不再拥有招收新一届博士生的资格。
吉林大学的罢免博导行为是对近些年博导过多过滥的一个回应。校党委书记张文显说,新制定出的博导选聘标准,就像是在沙丁鱼池里放入了鲇鱼,“博导们如同那些沙丁鱼,为躲避鲇鱼的进攻将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胡风力也认为打破博导终身制是对的,但是对于这个制度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完善学术环境的作用,他心存疑虑,“关于这点我真的没想清楚。”
胡风力落聘
2005年4月,胡风力收到博导选聘通知。他像往常一样开始填写博导选聘表格。以前每隔2年就要填写一次。今年听说开始执行新的博导选聘制度,他分外留意表格中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的地方。
表格明显变厚。原本“老博导”需要填写的表只有薄薄2页纸,这一次有四五页。
上面需要填写的项目增多,比如相关的科研项目分已经完成的和正在进行的;在填写完成教学课时,对本科教学、对研究生教学,分列得清清楚楚。
以往只有新申请博导资格的教授需要应对那么详细的表格。而今年无论已是博导的还是要申请博导的都需填写这么厚厚的一份选聘表。
在填写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时,胡风力填写得飞快。他对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抱有着一种认真负责的自信。虽然他在吉大哲学院的研究方向偏僻生冷,但他在33岁就已申请到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那是国内最高等级的科研项目。“当时的研究经费是3.8万元,在1995年的时候,已是笔不小的数目。”
按照胡风力的初步估算,他共参加了十四五个国家级或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其中亲自主持的大约就有六七项。”
填写到完成论文数量时,胡风力心头一紧。之前,他已在校园网站上,看到新近张贴出来的博导选聘标准,规定在最近几年内,必须要完成10篇以上论文,并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其中3篇要刊登在能被ISI检索到的期刊上。
这成了胡风力的软肋。胡风力的7篇论文已刊登,还有几篇都已投递出去,但杂志社没给出确切刊登日期。
胡风力分析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从2001年开始,一系列外部因素开始干扰着他。2001年,胡风力父亲去世。2002年,胡风力成为博导后,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被公派出国1年。“之前办签证、口语培训也费了许多周折。”2003年回国,胡风力又生了一场病,卧床半年。“当然我承认自己也有懈怠的地方。”
10余老博导未熬过最后一关
校党委书记张文显说,落聘的博导绝大多数是因为科研成果不突出,没有科研项目,或由于安于现状而不思进取了。第二种情况是不安心指导研究生工作。还有的是由于学术品格存在问题。
属于最后一种情况的博导是在前两个环节中审查不出来的。只有从第三个环节开始,是对博导的学术研究质量进行审核。
当众多“老博导”被那些硬指标卡下来之后,其余人的材料在7月10日流向校外,进行校外专家的匿名评议。吉林大学找了30多所院校的研究生院共108位专家进行评议。“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除了校长、书记,还有我。”徐学纯为这个环节的保密性自豪。
然后这些材料又回到学校,学部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用5天时间审核完后,进入最后一轮评定,由35人组成的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评审。“大概有10余位老博导没熬过这最后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