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由企业来培养。本市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培养研究生的联合舰队昨天正式起航,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5家单位成为首批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科教党委、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科委、市经委、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和市知识产权局等市政府9大部门将推出各项强有力扶持政策和措施为舰队保驾护航,标志着以联合培养研究生为纽带、本市构建产学研联盟实践有了标志性成果。 2005年上海高校研究生规模超过7万人。按照惯例,只有高校和科研院所才能招收研究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立后,高校可在这些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中遴选导师,企业导师享受高校导师的同等学术待遇。研究生招生计划中涉及“基地”培养的部分由校企协调分配,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和学位授予在高校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可由企业导师独立指导或与高校导师联合指导并在“基地”完成,甚至论文答辩也可以在企业内完成。 高校和企业、科研院所将共同投入培养研究生所需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企业或科研院所投入一定的资金,以保证向学生提供助研资助。高校和企业、科研院所对“基地”人才培养工作明确标准。上海交大已聘任宝钢集团的32位专家为博士生导师。 根据计划,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内的成员将不断增多,更多的高校和企业将进入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上海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标志着本市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使他们在一线参加研发的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记者 董川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