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教授、学者要有声音,而且声音还要大一些。这不是说在课堂上讲课的声音,而是说在社会生活当中,教授、学者们有责任向社会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发出自己的声音。
记得在很多年前的一次会议上,当时国家科委的一位负责人曾说,我们很多专家、院士只会说“术语”,却说不好“普通话”。的确,专家、学者应该学会用浅显易懂的白话文把大学问传播开,尤其是急国家、民生之所急的学问。
2009年两会期间,一位学者跟我说,每逢国家遇到大问题,比如金融危机、汶川地震、食品安全等,全社会都期盼答案,都希望有人能拿出办法,而这时候,高校专家、学者们的声音却显得很微弱。是不是学问不够,力不从心?非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专家、学者们不屑于写那些在他们看来过于浅显的文章,他们似乎早已习惯于写专业的学术论文,满足于在圈内赢得掌声。
世界科技界有一个传统,就是使用公共资源从事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取得成果后有责任贡献给社会,要有意识地传播给公众。所以发达国家的教授、博士生一有时间就去科技馆、博物馆作义务讲解,给中小学生作科普报告。这一点在国内不被重视。早年,老一辈科学家还有些积极性写科普著作,现在似乎后继无人了。媒体上常见一些艺人、运动员受商家之邀给某些食品、药品作不实宣传,懂行的专家却不发声。很多人是因为怕吃官司,没时间应付缠讼,但是吃亏上当的是普通老百姓。从大道理上讲,这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当然,让专家、学者站出来讲真话也需要社会的配合,需要法制、舆论环境的改善。我们传媒界首先要自省。有些记者不愿费力挖掘有价值的题材,习惯于盯着那些熟面孔,习惯于跟风,这样下去,何谈舆论引导!
《中国教育报》2009年3月21日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