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更青睐“熟手”,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开始主动寻找实习实践的机会。但据一项调查显示,能获得实习经历的学生并不多,目前我国仅有5%左右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而且这些企业大部分为三资企业,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3月19日《中国青年报》)
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实习的路子并不宽,那些获得实习机会的,要么是通过学校联系介绍,要么是通过亲戚、朋友等找关系,而通过正常应聘程序获得实习机会的少之又少,实习难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前奏。
实习难的问题,一方面与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少有很大的关系。这既与国内企业缺乏实习氛围有关,也与相关制度建设不健全有很大关系。一些企业担心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实习生遭遇意外伤害的赔偿等问题,还有一些企业担心接纳实习生会带来相应的管理问题,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企业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积极性不高。
另一方面与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不符合企业要求有很大关系。企业招聘实习生,多数是抱着“来之能战、战之则胜”的想法,希望实习生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效益。而培养一名实习生必然要付出时间与精力上的成本,这对于工作上还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实习生来说,企业的付出将存在很大的风险,这也是为何多数企业不愿意接纳实习生的原因之一。
然而,实习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一个必要过渡期。对他们来说,如果在校期间能够得到较好的实习锻炼,对将来尽快融入社会、发挥能力肯定会起到积极作用。而对企业来说,接纳实习生固然会对企业自身运营带来影响,但从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说,实习无疑会为社会提前储备人才资源,拓展企业今后选材、用材的选择机会。因此,目前需要做的是要让实习生和企业达到双赢,让大学生实习制度化,用制度来规范双方的行为。
大学生实习制度化,需要政府从保护实习生和接纳实习生企业的角度,制订一系列措施,如制订大学生实习期间人身及相关权益保护制度,保护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合法权益;通过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企业接纳大学生实习,并使之成为一种常规行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建立泄密责任追查制度,避免因大学生实习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商业风险等。只有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大学生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实习机会,也才会有更多的企业愿意为大学生敞开实习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