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新闻中心 > 教育要闻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11日晨在京病逝 享年98岁
2009-07-11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字体大小:

国学大师季羡林  (资料图片)

  中国教育网7月11日讯 据北京大学网站消息,7月11日上午9时许,著名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对季羡林先生的辞世表示深切悼念。据悉,北京大学已成立治丧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季羡林经典语录: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我快一百岁了,活这么久值得。因为尽管国家有这样那样不可避免的问题,但现在总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

  “我的家乡在山东。泰山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最后两句话是——‘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人民的灵魂,百姓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西方采取的是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

  做人要老实,学外语也要老实。学外语没有什么万能的窍门。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就是窍门。

  季羡林作品

  著作书目: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论文集)1957,人民

  《<罗摩衍那>初探》(理论)1979,外国文学

  《天竺心影》(散文集)1980,百花

  《季羡林选集》(散文集)198O,香港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散文集)1981,上海文艺

  《季羡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要著作: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 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 年)、《牛棚杂忆》等。

  季羡林学术研究涉及范围:

  1.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

  2.吐火罗文

  3.印度古代文学

  4.印度佛教史

  5.中国佛教史

  6.中亚佛教史

  7.唐史

  8.中印文化交流史

  9.中外文化交流史

  10.中西文化差异和共性

  11.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12.德国及西方文学

  13.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

  14.散文及杂文创作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五朝元老"季羡林:"和谐"不简单 孔子很伟大
· 季羡林:清华颂
· 季羡林: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 季羡林旧居失窃案2名疑犯被抓 被盗物品全追回
· 季羡林失窃旧居看门人及其行李不知所踪
· “被盗”季羡林藏书据称已找回 疑似熟人所为
· 北大回应:曾于6月将季羡林物品清点移交其子
· 绝学吐火罗语 谁能继大师之后?
· 季羡林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温家宝等到公墓送别
· 社会各界送别季羡林先生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