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规律对智力落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应帮助智力落后子女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让他们养成定时睡眠、定时学习、定时吃饭等好习惯。
(1)睡眠。智力落后子女需要充足的睡眠,到了睡觉的时间,就不能让他们再看电视或做其它事情。要让他们学会自己铺床,脱下的衣服和鞋袜有条理地放在适当的地方。家长对子女的睡眠也要进行一些观察,如睡眠是否安静,有无多余的动作,有无喊叫或突然跳起来等情况,一般什么时间入睡和醒来,应该几点钟叫醒他。
(2)饮食。饮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他们养成吃饭前先洗手,进食时不要狼吞虎咽,要照顾到其他的人。有的智力落后孩子见到自己喜欢吃的,就没有节制,要注意纠正这些习惯。
(3)学习。家长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要在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大声说话或看电视、打麻将。要让孩子养成将书本、簿本,及其它学习用具放在固定地方的习惯。每次学习时间不要太长,一般半小时左右,逐步拉长学习的时间。但学习时必须要求他专心致志,不能开小差,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进行观察和必要的监督、指导。
(4)交往。家长不能因为子女智力落后就将他们关在家中,孩子禁锢在家中,会严重阻碍他的发展。家长应该利用空闲时间和节假日陪孩子玩玩,带他们出去串门,走亲访友,接触社会,学会与人交往。
(5)郊游。带孩子们去郊游,接触大自然,在阳光下、新鲜空气中活动,增强他们对气候的适应能力,认识大自然的种种现象,使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培养孩子的习惯要及时,不能形成好习惯,就会导致坏习惯的产生。例如,什么时候学习穿衣、脱衣,家长要把握好时机。为了使儿童养成好习惯,要让他从好习惯产生的效果中得到愉快的体验,开始要给些帮助,让他获得成功,并及时给以鼓励。如指导他学穿衣,并带他照镜子,夸他衣服整洁漂亮。同样对不良习惯要及时纠正,不能让消极行为习惯给他带来成功和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