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情绪调节与早期社会化这方面的情绪调节研究,主要围绕两个问题:
一是父母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影响。有许多研究发现,父母或看护人对儿童情绪行为的反应,以及父母之间或看护人之间的情绪相互作用(如父母之间的冲突),对儿童的情绪及情绪调节有重要影响。还有许多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及其同伴交往能力,与其父母的情绪调节能力密切相关,那些在同伴中情绪表现较积极的儿童,其父母的情绪表现也较积极。因此,许多研究者指出,如果父母能经常以适应孩子情绪社会化实践的方式,对孩子的情绪发展作出反应,会对孩子的情绪调节以及调节策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是早期社会化对情绪调节发展的性别差异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关于社交中可以接受的情绪表达方式,男孩和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获得不同的信息,特别是在表达愤怒等消极情绪方面。例如,Malstesta和Haviland(1982)的研究发现,母亲常对女婴表达的愤怒作出严厉反应,对男婴则较少作出同样反应。Saarni(1992)在一项研究中,给儿童讲了一个引发消极情绪的故事,并让儿童提出最好的应付策略,结果发现男孩更多地选择愤怒反应,该研究对其原因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似乎男孩觉得他们在表达愤怒的方式的选择上较少受限制,而且他们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心里更舒服。Barrett(1998)等的研究也证实,女孩调节消极情绪的能力更明显地受父母社会化的影响;对女孩的愤怒加以管理和控制,是我们的文化习俗之一。
1.5情绪调节与社交情境经大多数论述情绪调节的文章都强调,情绪调节发生在特定的社交情境中,其操作既与情境要求及个体对这些要求的认知评价有关,又与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社交关系的类型特性有关。例如,Lempers等(1992)通过对冲突行为的研究发现,11至17岁的儿童报告,朋友之间较少发生冲突,似乎朋友之间情绪调节较好。然而,另有许多研究发现,在封闭的社交情境中(儿童对与谁交往、交往多长时间毫无选择),朋友之间的冲突比非朋友之间的冲突更剧烈、更持久。此外,大量的日常观察研究也发现,人们最容易对自己的亲人(父母、妻子、孩子)发火,相反对外人常表现出有所调节的情绪行为。这与人们认知上的控制判断有关,因为人们总认为对自己的亲人发火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与之相应,情绪凋节的选择似乎也取决于情绪指向者是不是个权威人物。Underwood,Coie and Herbsman(1992)的研究表明,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很少对权威人物表现出愤怒;而对非权威人物,人们的情绪调节就可能具有更多的自由度。
另外,Braurgart和Stifter(1991)的研究发现,那些母婴依附关系较差的婴儿,在遭受痛苦体验时,比母婴依附关系较好的婴儿更多地使用自我安慰的情绪调节方式(如吸吮手指);而且,这类婴儿在与母亲小别重逢时,虽然心里有欣喜感,但是较少迎向母亲,而往往是木无表情地摆弄玩具。这也说明情绪调节的方式策略的选择与使用依不同社情境及其人际关系特性而异。
1.6情绪调节的发展趋势现有研究表明,在个体生活的早期,情绪调节的发展存在着这样一些普遍的趋势:
一是儿童情绪调节的方式随自身运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例如.Tronick(1989)和Rothbart(1991)等的研究发现,婴儿生活中最早的情绪调节方式是吸吮手指之类的身体自慰行为;2至3个月的婴儿能够采用控制视觉注意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当婴儿能够爬行或者路时.则多采用接近或回避的方式调节情绪。另外,Mangelsdorf、Shapiro和Marzolf(1995)对婴儿在陌生人情境下的情绪调节行为的研究也发现,那些身体运动不灵活的婴儿(6个月)多转移视线,而身体运动较灵活的婴儿(12个月)则采取行为躲避。
二是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随其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而发展。有许多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与他们对刺激源的社会认知,以及对自己和他人情绪反映的理解或推测能力有关。还有许多研究发现,对于疼痛是刺激的反应、年幼的婴儿主要是痛苦,而许多19个月的婴儿则表现为愤怒;这种差异的基础是对疼痛源的社会认知水平的不同。另外,Vinden的研究发现,年幼的儿童难以准确理解他人的悲痛、不幸,以致不能恰当地调节自己对之的情绪反应(他们在看到他人承受消极情绪时,自己却体验到了积极情绪。
三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更多地利用认知策略、以建设性的方式来调节目己的情绪。例如,在导致愤怒的情境中,2至3岁的儿童倾向于以避开该情境来调节目己的愤怒体验,而4至5岁的儿童则趋向于通过担负更多的社交责任和表现出更积极的情绪来应付该情境,也就是说,年龄较大的儿童致力于通过一种指向他人的建设性方式来调节情绪,并有一个解决社交问题的目标。同样,Fabes等和Parkinson等的研究也证实,与年幼儿童相比较,年长的儿童更趋向于用有利于达到目标而不破坏人际关系的方式,应付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冲突。这些都说明,情绪调节与社会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密切相连。
摘自《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第2期第49-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