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1月12日电(记者卢劲杉)在如今的图书市场中,儿童读物销量常胜不衰,这已是出版界不争的事实,然而作为儿童读物的重头戏童话,尤其是当代本国的童话却始终未能在这块市场上引领风骚。中国当代童话如何摆脱尴尬处境,这成为一些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
东北师范大学儿童文学专家朱自强教授说:“衡量一个国家的儿童文学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准之一是看其童话创作的发达程度,而童话创作的发达程度又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著名的长篇或中长篇童话作品问世。
在长春市各大大小小书店,少儿图书销售区色彩缤纷的图书总是吸引着很多孩子和他们的家长。童话虽然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却往往以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之类西方经典童话居多,仅有的几本当代中国儿童作家的原创作品也往往只是面向低幼儿的小故事,大部头的作品则凤毛麟角。
当代中国童话创作为何如此萧条?朱自强说:“首先,优秀童话的创作对于作家来讲要求很高,他既要具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深刻的思想,更要有丰富而浪漫的想象力。而在如今的中国儿童作家中,具有这种素质的人相对缺乏。”
作家本身的原因是其一,有关专家也指出,多数家长在为孩子选购图书时往往钟情于百科类、科普类甚至教辅类的图书,以为只有这类书籍才是“正经书”,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家长在孩子选购图书时的导向性使童话缺乏市场,从而导致一些儿童作家缺乏创作的积极性,这也是当代中国童话创作不景气的重要因素。
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童话对于儿童智力开发应该说并不亚于一些家长所认为的“正经书”,童话赋予成长中的儿童以丰富的想象力、创新精神和发散性思维,这在当今乃至未来社会中都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素质。教育界有关专家甚至认为,儿童的素质教育是离不开童话的。
如何摆脱童话的尴尬境地?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的主编徐吉征等人认为,除了通过宣传等手段,改变一些家长的错误认识以外,出版社的导向性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一些知名出版社组织知名作家创作一些童话的‘大部头’作品,这也不失为繁荣当今我国童话创作的一剂良方。
|